二氧化碳濃度 海面監測全球首見 - 地球科學討論

By William
at 2009-07-05T08:36
at 2009-07-05T08:36
Table of Contents
二氧化碳濃度 海面監測全球首見 來源:公視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04/51/1mgms.html
國內對於全球暖化的研究,邁出突破性的一大步。中央大學執行的「
太平洋溫室效應、氣體觀測計畫」,將在貨船上裝載監測儀器,橫渡
各大洋,來取得海面上二氧化碳的濃度,而研究團隊初步也發現,二
氧化碳的濃度會隨空間改變,可以追蹤到更明確的排放來源。
這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箱子,可是擔負著研究氣候變遷的重責大任,它
連接測量二氧化碳的管線,裝在這艘貨輪的檔浪板前,隨著貨輪行駛
天涯海角、一路監測,這也是全球第一次從海面進行長期而且持續的
二氧化碳濃度測量。
這艘搭載儀器的貨輪,初步從高雄港、前往上海、再返回台北港,接
近兩個禮拜的航程監測到,越靠近有人煙地區、二氧化碳濃度越高、
甚至相差30個ppm,這也代表將來可以更具體掌握、哪個地區二氧化
碳排放量高,哪些國家要負更多的減量責任。
由中央大學主持的「太平洋溫室效應氣體觀測計畫」,將打造目前全
球最大的海上觀測平台,並長期觀測二十年,再結合福衛三號所提供
的全球水氣和溫度變化,讓台灣在全球氣候變遷研究,跨出了重要的
第一步。
全球暖化找問題 海上觀測補充資料 來源:公視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04/51/1mgmt.html
這次的監測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第一次從海面上、進行大範圍的
調查,目前大部分監測二氧化碳的方式,都是藉由飛機,甚至要花大
錢發射衛星到外太空,但這些資料可能都沒有比從海上取得資料、來
得更第一手,因此台灣學術團隊,結合商用定期貨輪的研究方式、可
說是全球創舉。
全球暖化嚴重性非同小可,地球因為人類排放過多二氧化碳已經在發
燒,也因此科學家急著找出到底哪裡濃度最高、情況最危急。日本今
年一月底乾脆發射衛星,從外太空觀測,有些科學家更透過飛機、做
大氣監測。然而從海面著手,更可以取得「地表上」二氧化碳分布的
第一手資料。
這次中央大學的計畫,國科會投入一千萬,環保署也贊助兩百多萬。
不過最重要的是,長榮海運願意免費協助,尤其長榮的貨輪定期往來
世界各大洋,比起飛機,透過海運、監測資料將更多元、也顯得更無
遠弗屆。
國科會表示,這種結合產官學的模式,讓學術研究的觸角伸得更廣,
而台灣能取得更多第一手資料進行研究,當然也更有機會在國際的學
術舞台上、發光發亮。
--
▎
◤ ◢ catsangel ▍▂@PTT▃ ▂▄◢
________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烏 ▍ 】 阿融
▎ █▉ ◥▄ ◣ ▋◤ ◥▅ ◣ 咪 ◣◢
█ █◢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04/51/1mgms.html
國內對於全球暖化的研究,邁出突破性的一大步。中央大學執行的「
太平洋溫室效應、氣體觀測計畫」,將在貨船上裝載監測儀器,橫渡
各大洋,來取得海面上二氧化碳的濃度,而研究團隊初步也發現,二
氧化碳的濃度會隨空間改變,可以追蹤到更明確的排放來源。
這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箱子,可是擔負著研究氣候變遷的重責大任,它
連接測量二氧化碳的管線,裝在這艘貨輪的檔浪板前,隨著貨輪行駛
天涯海角、一路監測,這也是全球第一次從海面進行長期而且持續的
二氧化碳濃度測量。
這艘搭載儀器的貨輪,初步從高雄港、前往上海、再返回台北港,接
近兩個禮拜的航程監測到,越靠近有人煙地區、二氧化碳濃度越高、
甚至相差30個ppm,這也代表將來可以更具體掌握、哪個地區二氧化
碳排放量高,哪些國家要負更多的減量責任。
由中央大學主持的「太平洋溫室效應氣體觀測計畫」,將打造目前全
球最大的海上觀測平台,並長期觀測二十年,再結合福衛三號所提供
的全球水氣和溫度變化,讓台灣在全球氣候變遷研究,跨出了重要的
第一步。
全球暖化找問題 海上觀測補充資料 來源:公視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04/51/1mgmt.html
這次的監測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第一次從海面上、進行大範圍的
調查,目前大部分監測二氧化碳的方式,都是藉由飛機,甚至要花大
錢發射衛星到外太空,但這些資料可能都沒有比從海上取得資料、來
得更第一手,因此台灣學術團隊,結合商用定期貨輪的研究方式、可
說是全球創舉。
全球暖化嚴重性非同小可,地球因為人類排放過多二氧化碳已經在發
燒,也因此科學家急著找出到底哪裡濃度最高、情況最危急。日本今
年一月底乾脆發射衛星,從外太空觀測,有些科學家更透過飛機、做
大氣監測。然而從海面著手,更可以取得「地表上」二氧化碳分布的
第一手資料。
這次中央大學的計畫,國科會投入一千萬,環保署也贊助兩百多萬。
不過最重要的是,長榮海運願意免費協助,尤其長榮的貨輪定期往來
世界各大洋,比起飛機,透過海運、監測資料將更多元、也顯得更無
遠弗屆。
國科會表示,這種結合產官學的模式,讓學術研究的觸角伸得更廣,
而台灣能取得更多第一手資料進行研究,當然也更有機會在國際的學
術舞台上、發光發亮。
--
▎
◤ ◢ catsangel ▍▂@PTT▃ ▂▄◢
________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烏 ▍ 】 阿融
▎ █▉ ◥▄ ◣ ▋◤ ◥▅ ◣ 咪 ◣◢
█ █◢
--
Tags:
地球科學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海測溫室氣體 台灣完成全球首航

By Carol
at 2009-07-05T08:33
at 2009-07-05T08:33
7/22 的日蝕是否有可能引發地震或海嘯?

By Wallis
at 2009-07-04T23:34
at 2009-07-04T23:34
台灣分潮模擬網頁

By Vanessa
at 2009-07-02T09:23
at 2009-07-02T09:23
中央大學 太空看地球(衛星遙測科技)研習營

By Hedda
at 2009-07-02T02:03
at 2009-07-02T02:03
花蓮和平震不停 昨至今54次有感地震

By Una
at 2009-06-30T16:38
at 2009-06-30T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