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開天闢地 - 地球科學討論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01-04-16T22:23

Table of Contents

[關於上篇,在與網友討論中,就對開天闢地有了更多的介紹,當然這也是好久以前的事]

※ 引述《Sabatier (魔女夜聚之夢)》之銘言:
: 所以,就你看完本書的瞭解,能夠簡單的敘述一下你所認知的
: 該如何建構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嗎?

咦﹐這是期末考考題嗎?
這本書用化學演化的知識﹐描述藍色星球的形成
--屬於全然唯物的思考--
我無法為這作者旁徵博引的豐富內容做書摘的工作

不過話說回來﹐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
總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心得與大家交換看看

我有時從溫度的角度讀一遍﹐為什麼地球會有適宜居住的溫度
有時候以大氣的角度讀一遍﹐看看二氧化碳、氧氣、氮氣的玄機
有時候不經意翻到水的篇章﹐忍不住會想把相關的理論一一檢索出來
每一次閱讀的經驗都是可以讓人讚嘆︰地球能如此巧妙地演化成今日的形貌
這豈是簡單敘述可以說明?

讀這種書對我而言是種享受。
即使面對像考題般的問句﹐我也不願意嘗試
任何一次嘗試剪裁該書章篇成為某種形式的論文
對我而言都是痛苦的、難受的閱讀歷程

可是怎樣描述我閱讀的愉快呢?
地表溫度為什麼像今天這樣讓人住得舒服﹐是人生來就適應這溫度﹐還是地球生來
就是要形成這溫度的?我看到作者列舉出一張表﹐一切就在幾個因素的加減中。
這張表在第180頁﹐表7-2﹐影響石質行星表面溫度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與太 收到太 黑體 太陽光 因反射 溫室效應 表面
氣 陽的 陽的能 溫度 被反射 陽光造 造成的增 實際
壓 距離 量 的比例 成降溫 溫 溫度

水星 0 58 9.2 +175 .06 -5 0 --

金星 115 108 2.6 +55 .71 -84 +460 +430

地球 1.03 150 1.4 5 .33 -25 +35 +15

火星 0.016 228 0.6 -50 .17 -10 +15 -45

(單位)kg/m^2 10^6km 10^6耳格 ℃ ℃ ℃ ℃
/cm^2.se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討論道︰
1.如果地球是黑體(只吸收太陽光不反射能量)﹐表面溫度為5度
2.因為不是黑體﹐反射造成的降溫會讓地表溫度為5-25=-20度
3.由於溫室效應的結果﹐造成溫度為-20+35=+15度

他就這樣簡單說得比誰都清楚--地表為什麼會有適宜居住的溫度。
讓我著迷的就是這樣的科學。

對於環保議題﹐既然作者有他大師級的地位﹐我們當然想從中挖出他對環境與人的關
係﹐會是怎樣的見解。(如果用科學資料庫查詢Wallace S. Broecker﹐在這領域的文
章量是非常豐富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不只一次在書中某些章節算給我們看﹐我們
可以輕易耗費掉自然資源﹐但如果要用人力復原該資源所費可是非比尋常的大。

雖然這本書僅在後面五分之一的部分討論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翻到第九章﹐標題是︰守成不易--維護地球操之在人)

我喜歡作者--不危言聳聽的--討論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影響
“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已經產生了副作用﹐而且副作用的嚴重性和大自然的作用相比﹐
不再微不足道。”(從地球史可知﹐惡劣的氣候是地球環境的常態﹐人類不管有否能
力介入改變自然環境﹐在多變的地球環境下求生存我想應該是幾世紀來人們必修的課
題。)

書末作者闡述了一種觀念﹐大概可以說明人類面對自己宰割地球環境時﹐應該考慮的
大原則︰

“唯有大自然的作用﹐才能維持我們喜愛的環境;人類的副作用﹐可能大幅改變氣候
和土壤。
“我們也正快速的消耗大自然的濃縮物。一旦這些精華用盡﹐若要繼續滿足當前能源
與礦產的需求﹐就不得不使用較不理想的資源。
“從羅馬時代以來﹐人類沒什麼改變︰我們虛擲光陰﹐以為未來的問題會自行解決。
不錯﹐船到橋頭自然直﹐未來的問題會自行解決﹐但解決的方式﹐可不一定是我們所
喜歡的。”

這是作者的結語。

--

All Comments

開天闢地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01-04-16T22:16
[這是好久以前在天下板寫的,轉過來這裡] 書名:開天闢地 原文書名:How to build a habitable planet (直譯:如何建構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 作者:Wallace S. Broecker(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譯者:袁彼得(中山大學海洋地質研究所副教授) 出版 ...

礦物性質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01-04-14T19:07
討論一下有無其它的好方法。:) ※ [本文轉錄自 geo 信箱] ※ 引述《smelser (凝視雙辮女生)》之銘言: : 地科中有所謂的常見礦物性質這些東西到底需要死記嗎? : 如 課本中寫 石英 條痕 白色 斷口 貝狀 成分 ...... : 還是這些性質是靠推理而得的呢? ...

地質辭典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01-04-13T14:18
※ 引述《smelser (凝視雙辮女生)》之銘言: : 麻煩推薦一下有關地球科學基本名詞的解釋書籍 : 常需要用到但不知哪一種版本較佳 地質辭典專門名詞解釋的 我覺得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出的 Glossary of Geology (4th ed., 1997) 可以 ...

Re: 古褶曲與新摺曲的分類年代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01-04-13T10:43
※ 引述《shancko (一兵木馬)》之銘言: : 我只是突然想到 : 用中文真怪 : 我看不懂什麼叫古褶皺什麼叫新褶皺ㄟ : 如果用英文問 : 我們可能會好解釋點 : 不過我在猜什麼古、新褶皺的可能意思有二 : 1.單純只是指時間上發生的先後 : 先發生的稱為古 後發生的稱為新 : ...

Re: 古褶曲與新摺曲的分類年代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01-04-12T21:07
我只是突然想到 用中文真怪 我看不懂什麼叫古褶皺什麼叫新褶皺ㄟ 如果用英文問 我們可能會好解釋點 不過我在猜什麼古、新褶皺的可能意思有二 1.單純只是指時間上發生的先後 先發生的稱為古 後發生的稱為新 2.古褶皺=原生褶皺 新褶皺=次生褶皺 原生褶皺指沉積物未膠結前因為地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