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一周後,西西伯利亞出現大範圍強冷高 - 颱風討論

By Catherine
at 2015-01-19T08:00
at 2015-01-19T08:00
Table of Contents
天氣小觀:一周後,西西伯利亞出現大範圍強冷高壓
(以下白話說明)
本周開始,北極渦旋就要從北美大陸轉到北亞大陸,
強度將比北美大陸時期再更往上增強,
有機會達到入冬以來最強的強度。
目前北極渦旋中心在北美大陸頂端,準備離開北美大陸,
回到北極,並且不停留,轉向北亞大陸,
強度百帕高度場15000米左右,
未來一周模式預報到達北亞大陸的北部時,
強度會增強到百帕高度場14900米,甚至再下探14800米。
如果達陣,將會成為入冬以來最強的強度,
北半球大半個高空幾乎都是它的天下。
(想像一個從900百帕降到880百帕的低壓)
苦主當然就是西伯利亞大陸,尤其北部地區,急凍再急凍,
永夜的環境下真是讓北極渦旋囂張!
可憐的南極渦旋強度還是持續偏弱,百帕高度場15800百帕
與北極渦旋相差天壤地別。
北亞大陸的急凍對東亞地區並不是件輕鬆事,反而更加擔憂,
北極氣團進入北亞地區後,對整個歐亞地區大氣中層的高空也起了重大變化,
北極渦旋勢力從大氣高層下探到低層,掌控了中西伯利亞一帶,
高空渦旋勢力往西延伸的西風槽出現,對應槽後脊前冷空氣的堆積,
大範圍地面冷高壓勢力的出現,從俄羅斯移往西西伯利亞地區,
強度從1040增強到1048百帕。
模式預報,一周後,西西伯利亞出現大範圍強冷高壓,
再往東移動,就是蒙古地區與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地區,
就是亞洲冬季著名的強大冷高壓的發源地區,
強冷高壓總是在這裡發展出來的。
但麻煩的是,這次從歐洲移過來的冷高壓勢力範圍非常龐大,
除了在蒙古/貝加爾湖地區增強令人擔憂外,
這麼龐大的冷高壓勢力,小小的蒙古地區一定塞不下去,
可能會向南方的東亞地區找出口宣洩。
屆時東亞就要挫了。
從高空來看也是令人擔憂,
一周後的高空環境場來看,橫槽持續讓冷空氣在北方大陸堆積
冷高壓勢力也向上增強,看來這個冬天可能還有得瞧了。
對台灣來說,先不用管一週後西西伯利亞的大冷高壓,
而是要先擔心本週的冷氣團,
預報是個來勢洶洶的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
目前台灣受到北方微弱冷高壓影響,東北季風增強,
在冬季,微弱冷高壓也接近冷氣團強度了。
再來就是本週的冷氣團。
本周的冷氣團來自於發源於蒙古與新疆一帶的冷高壓,不意外。
在青藏高原的冷源加持下,冷高壓經常蒙古誕生或發展。
(青藏高原真是標準變色龍,冷季轉冷源加持地面蒙古高壓,
暖季轉熱源加持高空南亞高壓)
然而模式預報,這個冷高壓強度不強,中心發展1036百帕多,但是南下幅度卻很明顯。
因為高空槽非常配合,西風北支槽與西風支槽結合,形成一道較深的西風槽,
讓大量冷空氣往台灣宣洩,冷舌是沿著東亞沿岸而下,
由於冷高壓強度不強,冷氣團勢力下探的緯度無法抵達熱帶地區,
又那麼剛好就到台灣(台灣是副熱帶)。
此外,冷氣團路徑順著東亞沿岸,台灣北部是苦主,再度成為同緯度最冷的地區。
這也由於冷氣團不夠深厚,越不過對岸南嶺,但是走東海到台灣就順暢多了。
另一方面,颱風被冷氣團摧殘而減弱的低壓消散後,魂魄還在菲律賓外海徘迴,
預報還會到台灣東方海面徘徊,當本週冷氣團南下後,
西風槽前,魂魄會發展出所謂的"台灣低壓"往日本影響。
然而這個"台灣低壓",離開日本後,將在東北亞外海發展為一個強烈溫帶氣旋,
中心氣壓達964百帕。
(以上供參囉)
--
(以下白話說明)
本周開始,北極渦旋就要從北美大陸轉到北亞大陸,
強度將比北美大陸時期再更往上增強,
有機會達到入冬以來最強的強度。
目前北極渦旋中心在北美大陸頂端,準備離開北美大陸,
回到北極,並且不停留,轉向北亞大陸,
強度百帕高度場15000米左右,
未來一周模式預報到達北亞大陸的北部時,
強度會增強到百帕高度場14900米,甚至再下探14800米。
如果達陣,將會成為入冬以來最強的強度,
北半球大半個高空幾乎都是它的天下。
(想像一個從900百帕降到880百帕的低壓)
苦主當然就是西伯利亞大陸,尤其北部地區,急凍再急凍,
永夜的環境下真是讓北極渦旋囂張!
可憐的南極渦旋強度還是持續偏弱,百帕高度場15800百帕
與北極渦旋相差天壤地別。
北亞大陸的急凍對東亞地區並不是件輕鬆事,反而更加擔憂,
北極氣團進入北亞地區後,對整個歐亞地區大氣中層的高空也起了重大變化,
北極渦旋勢力從大氣高層下探到低層,掌控了中西伯利亞一帶,
高空渦旋勢力往西延伸的西風槽出現,對應槽後脊前冷空氣的堆積,
大範圍地面冷高壓勢力的出現,從俄羅斯移往西西伯利亞地區,
強度從1040增強到1048百帕。
模式預報,一周後,西西伯利亞出現大範圍強冷高壓,
再往東移動,就是蒙古地區與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地區,
就是亞洲冬季著名的強大冷高壓的發源地區,
強冷高壓總是在這裡發展出來的。
但麻煩的是,這次從歐洲移過來的冷高壓勢力範圍非常龐大,
除了在蒙古/貝加爾湖地區增強令人擔憂外,
這麼龐大的冷高壓勢力,小小的蒙古地區一定塞不下去,
可能會向南方的東亞地區找出口宣洩。
屆時東亞就要挫了。
從高空來看也是令人擔憂,
一周後的高空環境場來看,橫槽持續讓冷空氣在北方大陸堆積
冷高壓勢力也向上增強,看來這個冬天可能還有得瞧了。
對台灣來說,先不用管一週後西西伯利亞的大冷高壓,
而是要先擔心本週的冷氣團,
預報是個來勢洶洶的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
目前台灣受到北方微弱冷高壓影響,東北季風增強,
在冬季,微弱冷高壓也接近冷氣團強度了。
再來就是本週的冷氣團。
本周的冷氣團來自於發源於蒙古與新疆一帶的冷高壓,不意外。
在青藏高原的冷源加持下,冷高壓經常蒙古誕生或發展。
(青藏高原真是標準變色龍,冷季轉冷源加持地面蒙古高壓,
暖季轉熱源加持高空南亞高壓)
然而模式預報,這個冷高壓強度不強,中心發展1036百帕多,但是南下幅度卻很明顯。
因為高空槽非常配合,西風北支槽與西風支槽結合,形成一道較深的西風槽,
讓大量冷空氣往台灣宣洩,冷舌是沿著東亞沿岸而下,
由於冷高壓強度不強,冷氣團勢力下探的緯度無法抵達熱帶地區,
又那麼剛好就到台灣(台灣是副熱帶)。
此外,冷氣團路徑順著東亞沿岸,台灣北部是苦主,再度成為同緯度最冷的地區。
這也由於冷氣團不夠深厚,越不過對岸南嶺,但是走東海到台灣就順暢多了。
另一方面,颱風被冷氣團摧殘而減弱的低壓消散後,魂魄還在菲律賓外海徘迴,
預報還會到台灣東方海面徘徊,當本週冷氣團南下後,
西風槽前,魂魄會發展出所謂的"台灣低壓"往日本影響。
然而這個"台灣低壓",離開日本後,將在東北亞外海發展為一個強烈溫帶氣旋,
中心氣壓達964百帕。
(以上供參囉)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Andy
at 2015-01-20T18:50
at 2015-01-20T18:50

By Charlie
at 2015-01-22T05:40
at 2015-01-22T05:40

By Christine
at 2015-01-23T16:30
at 2015-01-23T16:30

By Blanche
at 2015-01-25T03:20
at 2015-01-25T03:20

By Lily
at 2015-01-26T14:10
at 2015-01-26T14:10

By Kyle
at 2015-01-28T01:00
at 2015-01-28T01:00

By Enid
at 2015-01-29T11:50
at 2015-01-29T11:50

By Kama
at 2015-01-30T22:40
at 2015-01-30T22:40

By Linda
at 2015-02-01T09:30
at 2015-02-01T09:30

By Anonymous
at 2015-02-02T20:19
at 2015-02-02T20:19

By Adele
at 2015-02-04T07:09
at 2015-02-04T07:09

By Tom
at 2015-02-05T17:59
at 2015-02-05T17:59

By Joe
at 2015-02-07T04:49
at 2015-02-07T04:49

By Barb Cronin
at 2015-02-08T15:39
at 2015-02-08T15:39

By Callum
at 2015-02-10T02:29
at 2015-02-10T02:29

By Kyle
at 2015-02-11T13:19
at 2015-02-11T13:19

By Jacky
at 2015-02-13T00:09
at 2015-02-13T00:09

By Rachel
at 2015-02-14T10:59
at 2015-02-14T10:59

By Dora
at 2015-02-15T21:49
at 2015-02-15T21:49

By Genevieve
at 2015-02-17T08:38
at 2015-02-17T08:38

By Lucy
at 2015-02-18T19:28
at 2015-02-18T19:28

By Charlotte
at 2015-02-20T06:18
at 2015-02-20T06:18

By Madame
at 2015-02-21T17:08
at 2015-02-21T17:08

By Kama
at 2015-02-23T03:58
at 2015-02-23T03:58

By Isla
at 2015-02-24T14:48
at 2015-02-24T14:48

By Aaliyah
at 2015-02-26T01:38
at 2015-02-26T01:38

By Hazel
at 2015-02-27T12:28
at 2015-02-27T12:28

By Margaret
at 2015-02-28T23:18
at 2015-02-28T23:18

By Harry
at 2015-03-02T10:08
at 2015-03-02T10:08

By Hedda
at 2015-03-03T20:57
at 2015-03-03T20:57

By Kama
at 2015-03-05T07:47
at 2015-03-05T07:47

By Mason
at 2015-03-06T18:37
at 2015-03-06T18:37

By Erin
at 2015-03-08T05:27
at 2015-03-08T05:27

By Daniel
at 2015-03-09T16:17
at 2015-03-09T16:17

By Freda
at 2015-03-11T03:07
at 2015-03-11T03:07

By Sandy
at 2015-03-12T13:57
at 2015-03-12T13:57

By Ethan
at 2015-03-14T00:47
at 2015-03-14T00:47

By Caitlin
at 2015-03-15T11:37
at 2015-03-15T11:37

By Puput
at 2015-03-16T22:27
at 2015-03-16T22:27

By Ingrid
at 2015-03-18T09:16
at 2015-03-18T09:16

By Olga
at 2015-03-19T20:06
at 2015-03-19T20:06

By Olga
at 2015-03-21T06:56
at 2015-03-21T06:56

By Emma
at 2015-03-22T17:46
at 2015-03-22T17:46

By Regina
at 2015-03-24T04:36
at 2015-03-24T04:36

By Elma
at 2015-03-25T15:26
at 2015-03-25T15:26

By Caitlin
at 2015-03-27T02:16
at 2015-03-27T02:16

By Lydia
at 2015-03-28T13:06
at 2015-03-28T13:06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5-03-29T23:56
at 2015-03-29T23:56

By Sandy
at 2015-03-31T10:46
at 2015-03-31T10:46
Related Posts
地球氣溫破紀錄 2014年史上最熱

By Lauren
at 2015-01-19T01:04
at 2015-01-19T01:04
請問高中地科問題

By Elizabeth
at 2015-01-17T23:28
at 2015-01-17T23:28
Re: 天氣小觀:一周後期,西伯利亞大半個區域寒凍

By Gary
at 2015-01-17T12:32
at 2015-01-17T12:32
米克拉成為27年來首個強度達到TY的一月颱

By Jacky
at 2015-01-17T03:36
at 2015-01-17T03:36
今年一月雨量(-1/16)

By Rebecca
at 2015-01-17T02:20
at 2015-01-17T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