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未來一周冷氣團南下,北極冰氣團分流 - 颱風討論

By Linda
at 2015-12-13T09:29
at 2015-12-13T09:29
Table of Contents
天氣小觀:未來一周冷氣團南下,北極冰氣團分流入歐亞大陸
(以下白話說明)
未來一周有兩個觀察重點,一個是冷氣團南下,
另一個一周過後,是北極冰氣團分流入北亞。
冬季跨過年,跨年前的冬季簡單稱:前冬時期,跨年後的冬季簡單稱:後冬時期
正確說法應該是"跨年前之冬","跨年後之冬"。
高氣壓中心1044百帕在準葛爾盆地,中心近似滯留,預測未來48小時後往西轉東南移動,
這波冷高壓依舊是由中亞進入蒙古,強度雖然不是很強,
但是直接由蒙古往東南移動,冷氣團南下幅度明顯,台灣將受冷氣團侵襲。
接著來看北極渦漩,
北極渦旋中心區百帕高度目前已突破(低於)15000米***想像小於900百帕低氣壓,
可說是名符其實的超級北極渦旋。
而且,模式預報的未來一周,
親吻北亞的超級北極渦旋,位置調整往回到北極,且強度再往上增強,
百帕高度場將達到14800米以下***想像880百帕以下的低氣壓。
相較於南極渦旋15700米(想像970百帕低氣壓)已經無法比了(不過南極渦旋在夏季不會死)
,
只能說,今年北極渦旋真是沒有極限。
由於北極渦旋是逆時針高空旋轉的暴風低壓,環流四周就是強盛的兩股西風噴流。
兩股西風噴流即為,暴風圈的環流為極鋒噴流,外圍環流就是副熱帶噴流。
也就是中高緯度西風噴流和副熱帶西風噴流。
當北極渦旋中心往北極調整,副熱帶西風噴流也往北調整時,
台灣溫度就偏暖,反之就如同受到北極渦旋外圍環流影響,台灣溫度偏低。
因此對台灣來說,副熱帶西風噴流南下台灣,台灣就容易受到北方冷氣團的影響。
兩股西風噴流中的極鋒噴流,也就是中高緯度西風噴流,
這是來自極地的極地氣團溫度非常低與南方暖氣團(溫帶氣團或北上的熱帶氣團)
之間有強烈的溫差,形成鋒面,高空的噴流即為極鋒噴流。
副熱帶西風噴流即為,中緯度氣團與副熱帶高壓/赤道氣團之間的鋒面,
由於副熱帶西風噴流穩度低,地球由西向東自轉幫忙下,
副熱帶西風噴流不需要像極鋒噴流那樣溫差大的條件。
對台灣等較低緯度地區的人們來說,
由於副熱帶噴流高度較高,因此,通常不大會關心副熱帶噴流這種高空強風。
但對於中高緯度地區的極鋒噴流,高度偏低,噴流場高度低於3000公尺。
因此,對於飛航和山區的人們影響非常大。(想像冬天爬玉山遇到的強風)
極鋒噴流與副熱帶噴流彼此也是會互動的,
最經常副熱帶噴流隨之北上與極鋒噴流互動。
此時,伴隨局部而來的暴風與對流,甚至誘發溫帶氣旋。
一周後期,東亞的副熱帶噴流又偏北去找lover-極鋒噴流。
模式預報,北極渦旋中心親吻北亞後退回北極增強,
副熱帶噴流親吻台灣後退回東海,與極鋒噴流互動,
在東北亞外海誘發溫帶氣旋往白令海。
台灣溫度在冷氣團過後,一周後期會回溫。
但是,回溫的幅度要看茉莉颱風了。
因為,預報,(西太)月月有颱風之12月颱-茉莉颱風持續偏西,
未來會進入登陸菲律賓,進入南海的趨勢,
但是在登陸菲律賓後,是否安全進入南海還是疑問,
即使進入南海也會很快掛點,
因為,冷氣團南下東亞,大量的冷空氣捲入颱風中心。
垂直風切,海溫,輻散場再好都沒用了。
事實上,這些條件都不算差,但颱風對冷氣團沒有招架之力。
就算入南海的冷空氣已經不是冷氣團等級了,颱風也沒辦法接受
因為,颱風是夏季系統產物。就算天生狡獪的個性,
喜歡和北方系統互動,但也沒辦法改變自身為暖中心才能運作的心臟。
不過即使茉莉颱風注定消散,但仍會留下了兩樣東西。
第一樣東西是一團暖空氣的低壓,加強了地面東北季風的持續吹入南海,
東北季風吹不停,使台灣在冷氣團過後,回溫幅度有限。
第二樣東西是一團濕空氣的水氣,讓南海變潮濕,降雨增多。
甚至後頭還有擾動進入南海,注入新的水氣,
因為茉莉颱風後頭還有熱帶擾動往西移動中。
一團團的南海水氣,最終受到副高環流影響往北飄向台灣,
可能一周過後會影響台灣,有待觀察。
至於一周過後,由於北大西洋出現強大暖脊東移進入歐洲,且也推進北極,
儘管北大西洋的大暖脊無法撼動鎮守北極的超級北極渦旋,
但也勢必會影響到北極渦旋場與暖脊較勁後改變分布,
西風槽伸向歐亞大陸,來自北極冰氣團的分流進入。
而歐亞大陸就是第一種冷氣團路徑的上游,這種路徑也是寒潮的最愛路徑。
冰凍氣團在此出現後,只要西風槽帶出來,東亞就會挫勒等了,因此後續值得關注。
至於對西伯利亞來說,
由於來自北極區的支援,隨著西風帶從歐亞大陸往西推進
整片西伯利亞大陸看來要往冰凍世界邁進了。
整體來看,
對台灣,未來一周冷氣團過後,緩緩回溫,並且關注茉莉颱風的情況。
對東亞,來自北極的冰氣團進入歐亞大陸,後續要注意。
另外一周過後,北大西洋暖脊深入北極區的影響使北極渦旋的分布調整為橢圓,
一端北亞,一端東北美,有利於北極冰氣團往兩端宣洩。
所以目前只得兩分的冷氣團...令人莞爾 (夏天迷應該很開心,冬天迷就囧了),
而在沉默的前半場過後,逐漸邁向"跨年後之冬",
跨年後之冬的冷氣團會得幾分呢...令人好奇
(以上供參考囉)
--
(以下白話說明)
未來一周有兩個觀察重點,一個是冷氣團南下,
另一個一周過後,是北極冰氣團分流入北亞。
冬季跨過年,跨年前的冬季簡單稱:前冬時期,跨年後的冬季簡單稱:後冬時期
正確說法應該是"跨年前之冬","跨年後之冬"。
高氣壓中心1044百帕在準葛爾盆地,中心近似滯留,預測未來48小時後往西轉東南移動,
這波冷高壓依舊是由中亞進入蒙古,強度雖然不是很強,
但是直接由蒙古往東南移動,冷氣團南下幅度明顯,台灣將受冷氣團侵襲。
接著來看北極渦漩,
北極渦旋中心區百帕高度目前已突破(低於)15000米***想像小於900百帕低氣壓,
可說是名符其實的超級北極渦旋。
而且,模式預報的未來一周,
親吻北亞的超級北極渦旋,位置調整往回到北極,且強度再往上增強,
百帕高度場將達到14800米以下***想像880百帕以下的低氣壓。
相較於南極渦旋15700米(想像970百帕低氣壓)已經無法比了(不過南極渦旋在夏季不會死)
,
只能說,今年北極渦旋真是沒有極限。
由於北極渦旋是逆時針高空旋轉的暴風低壓,環流四周就是強盛的兩股西風噴流。
兩股西風噴流即為,暴風圈的環流為極鋒噴流,外圍環流就是副熱帶噴流。
也就是中高緯度西風噴流和副熱帶西風噴流。
當北極渦旋中心往北極調整,副熱帶西風噴流也往北調整時,
台灣溫度就偏暖,反之就如同受到北極渦旋外圍環流影響,台灣溫度偏低。
因此對台灣來說,副熱帶西風噴流南下台灣,台灣就容易受到北方冷氣團的影響。
兩股西風噴流中的極鋒噴流,也就是中高緯度西風噴流,
這是來自極地的極地氣團溫度非常低與南方暖氣團(溫帶氣團或北上的熱帶氣團)
之間有強烈的溫差,形成鋒面,高空的噴流即為極鋒噴流。
副熱帶西風噴流即為,中緯度氣團與副熱帶高壓/赤道氣團之間的鋒面,
由於副熱帶西風噴流穩度低,地球由西向東自轉幫忙下,
副熱帶西風噴流不需要像極鋒噴流那樣溫差大的條件。
對台灣等較低緯度地區的人們來說,
由於副熱帶噴流高度較高,因此,通常不大會關心副熱帶噴流這種高空強風。
但對於中高緯度地區的極鋒噴流,高度偏低,噴流場高度低於3000公尺。
因此,對於飛航和山區的人們影響非常大。(想像冬天爬玉山遇到的強風)
極鋒噴流與副熱帶噴流彼此也是會互動的,
最經常副熱帶噴流隨之北上與極鋒噴流互動。
此時,伴隨局部而來的暴風與對流,甚至誘發溫帶氣旋。
一周後期,東亞的副熱帶噴流又偏北去找lover-極鋒噴流。
模式預報,北極渦旋中心親吻北亞後退回北極增強,
副熱帶噴流親吻台灣後退回東海,與極鋒噴流互動,
在東北亞外海誘發溫帶氣旋往白令海。
台灣溫度在冷氣團過後,一周後期會回溫。
但是,回溫的幅度要看茉莉颱風了。
因為,預報,(西太)月月有颱風之12月颱-茉莉颱風持續偏西,
未來會進入登陸菲律賓,進入南海的趨勢,
但是在登陸菲律賓後,是否安全進入南海還是疑問,
即使進入南海也會很快掛點,
因為,冷氣團南下東亞,大量的冷空氣捲入颱風中心。
垂直風切,海溫,輻散場再好都沒用了。
事實上,這些條件都不算差,但颱風對冷氣團沒有招架之力。
就算入南海的冷空氣已經不是冷氣團等級了,颱風也沒辦法接受
因為,颱風是夏季系統產物。就算天生狡獪的個性,
喜歡和北方系統互動,但也沒辦法改變自身為暖中心才能運作的心臟。
不過即使茉莉颱風注定消散,但仍會留下了兩樣東西。
第一樣東西是一團暖空氣的低壓,加強了地面東北季風的持續吹入南海,
東北季風吹不停,使台灣在冷氣團過後,回溫幅度有限。
第二樣東西是一團濕空氣的水氣,讓南海變潮濕,降雨增多。
甚至後頭還有擾動進入南海,注入新的水氣,
因為茉莉颱風後頭還有熱帶擾動往西移動中。
一團團的南海水氣,最終受到副高環流影響往北飄向台灣,
可能一周過後會影響台灣,有待觀察。
至於一周過後,由於北大西洋出現強大暖脊東移進入歐洲,且也推進北極,
儘管北大西洋的大暖脊無法撼動鎮守北極的超級北極渦旋,
但也勢必會影響到北極渦旋場與暖脊較勁後改變分布,
西風槽伸向歐亞大陸,來自北極冰氣團的分流進入。
而歐亞大陸就是第一種冷氣團路徑的上游,這種路徑也是寒潮的最愛路徑。
冰凍氣團在此出現後,只要西風槽帶出來,東亞就會挫勒等了,因此後續值得關注。
至於對西伯利亞來說,
由於來自北極區的支援,隨著西風帶從歐亞大陸往西推進
整片西伯利亞大陸看來要往冰凍世界邁進了。
整體來看,
對台灣,未來一周冷氣團過後,緩緩回溫,並且關注茉莉颱風的情況。
對東亞,來自北極的冰氣團進入歐亞大陸,後續要注意。
另外一周過後,北大西洋暖脊深入北極區的影響使北極渦旋的分布調整為橢圓,
一端北亞,一端東北美,有利於北極冰氣團往兩端宣洩。
所以目前只得兩分的冷氣團...令人莞爾 (夏天迷應該很開心,冬天迷就囧了),
而在沉默的前半場過後,逐漸邁向"跨年後之冬",
跨年後之冬的冷氣團會得幾分呢...令人好奇
(以上供參考囉)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15-12-14T05:24
at 2015-12-14T05:24

By Joseph
at 2015-12-15T01:19
at 2015-12-15T01:19

By Dorothy
at 2015-12-15T21:13
at 2015-12-15T21:13

By Annie
at 2015-12-16T17:08
at 2015-12-16T17:08

By Annie
at 2015-12-17T13:03
at 2015-12-17T13:03

By Hedy
at 2015-12-18T08:57
at 2015-12-18T08:57

By Ida
at 2015-12-19T04:52
at 2015-12-19T04:52

By Charlotte
at 2015-12-20T00:47
at 2015-12-20T00:47

By Connor
at 2015-12-20T20:41
at 2015-12-20T20:41

By Zora
at 2015-12-21T16:36
at 2015-12-21T16:36

By Elizabeth
at 2015-12-22T12:31
at 2015-12-22T12:31

By Emily
at 2015-12-23T08:25
at 2015-12-23T08:25

By Leila
at 2015-12-24T04:20
at 2015-12-24T04:20

By Doris
at 2015-12-25T00:15
at 2015-12-25T00:15

By Sierra Rose
at 2015-12-25T20:09
at 2015-12-25T20:09

By Genevieve
at 2015-12-26T16:04
at 2015-12-26T16:04

By Linda
at 2015-12-27T11:59
at 2015-12-27T11:59

By Christine
at 2015-12-28T07:53
at 2015-12-28T07:53

By Zora
at 2015-12-29T03:48
at 2015-12-29T03:48

By Hedwig
at 2015-12-29T23:43
at 2015-12-29T23:43

By Quintina
at 2015-12-30T19:37
at 2015-12-30T19:37

By Una
at 2015-12-31T15:32
at 2015-12-31T15:32

By Leila
at 2016-01-01T11:27
at 2016-01-01T11:27

By Connor
at 2016-01-02T07:21
at 2016-01-02T07:21

By Iris
at 2016-01-03T03:16
at 2016-01-03T03:16

By John
at 2016-01-03T23:11
at 2016-01-03T23:11

By Ivy
at 2016-01-04T19:05
at 2016-01-04T19:05

By Dinah
at 2016-01-05T15:00
at 2016-01-05T15:00

By Oscar
at 2016-01-06T10:55
at 2016-01-06T10:55

By Odelette
at 2016-01-07T06:49
at 2016-01-07T06:49

By Hazel
at 2016-01-08T02:44
at 2016-01-08T02:44

By Sarah
at 2016-01-08T22:39
at 2016-01-08T22:39

By Edith
at 2016-01-09T18:33
at 2016-01-09T18:33

By Jessica
at 2016-01-10T14:28
at 2016-01-10T14:28

By Kristin
at 2016-01-11T10:23
at 2016-01-11T10:23

By Caroline
at 2016-01-12T06:17
at 2016-01-12T06:17

By Suhail Hany
at 2016-01-13T02:12
at 2016-01-13T02:12

By Xanthe
at 2016-01-13T22:07
at 2016-01-13T22:07

By Rae
at 2016-01-14T18:01
at 2016-01-14T18:01

By Elizabeth
at 2016-01-15T13:56
at 2016-01-15T13:56

By Ina
at 2016-01-16T09:51
at 2016-01-16T09:51
Related Posts
颱風海龜湯

By Kumar
at 2015-12-12T22:00
at 2015-12-12T22:00
達成西太全年各月成颱之統計機率為何?

By Charlotte
at 2015-12-11T15:52
at 2015-12-11T15:52
第27號颱風 茉莉 形成

By Erin
at 2015-12-11T15:43
at 2015-12-11T15:43
氣象學者:下週三冷氣團來襲 北部下探11度

By Barb Cronin
at 2015-12-11T13:25
at 2015-12-11T13:25
一場大雨過後 港都呈現夢幻美景

By Zenobia
at 2015-12-11T00:39
at 2015-12-11T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