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模式預報本周後期強烈冷氣團 - 颱風討論

By Xanthe
at 2014-12-07T20:37
at 2014-12-07T20:37
Table of Contents
天氣小觀:模式預報本周後期強烈冷氣團
驚奇的南方夏季系統,冬颱哈格比由於北方冷空氣摧殘,
共伴效應減低許多,看來不用太過擔心,
不過一度成為超級颱風的巔峰強度也留下了12月的璀璨紀錄。
再來就是看重頭戲北方的冬季系統,
目前1036百帕以上的冷高壓在蒙古往東南移動,
不過這個強度雖然不算強,但是仍然會降溫,
緊接著就是本周的重頭戲,另一個強冷高壓要南下了。
因為模式預報跑出,
後頭重頭戲的這個冷高壓可能會在本周後期讓台灣出現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的12度低溫!
目前這個冷高壓>1044百帕,在中亞裡海,預報往東移動,接近新疆地區,
和前次的大陸冷氣團的冷高壓相比,這個位置的緯度比較低,
前次的大陸冷氣團的冷高壓是從俄羅斯移往西伯利亞,
而本周的冷高壓是從中亞往東移動,不過現在入冬季節後,多了一個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夏季強烈熱源所在地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在暖季4月到9月是熱源,
尤其夏季非常強烈,
並且在對流層上層形成北半球夏季高空最強的暖高壓(南亞高壓/青藏高壓)。
但是到了寒冷季節11月到2月,青藏高原轉轉為一大冷源,
高原上的冷空氣往四周下沉到附近地區,其中包括最有名的蒙古地區,
由於冷空氣的堆積,也造就了冬季的蒙古冷高壓強大而令人畏懼。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
逾1044百帕的冷高壓從中亞移往新疆地區後,受到青藏高原這個大冷源的加持,
冷高壓強度與勢力都會顯著增強,預報最強可達1056百帕以上的強烈冷高壓。
不過由於冷高壓不是從西伯利亞到蒙古,
而是從中亞到從新疆,受到地形阻擋,冷高壓速度放慢,
高壓勢力一部分進入蒙古地區,不過整體的主冷高壓開始從新疆南下。
當然,不可避免的就是東亞爆發寒潮。
與上次冷氣團不同的是,
因為冷空氣是從新疆南下,
冷氣團主力侵襲的是中國的內陸地區,而不是從東亞沿岸南下,
因此台灣這次不算最冷,會比同緯度地區的溫度高,
換句話說對岸華南地區的溫度會比台灣低,
對應的高空西風槽從中亞轉直,往東亞劃過來,
不過由於地面冷高壓受到地形影響,南下速度沒這麼快,
高空的西風槽從中亞移往東亞的過程也淺收。
然後以數個短槽通過東亞,隨著冷高壓步步進逼,
一周後期短槽疊加後,東亞出現一波較深的西風槽。
因此,
台灣要一周後期,冷氣團從對岸渡海來台後才會受影響。
不過模式預報,
一周後期,這波冷氣團看起來乾冷,
這個中亞內陸來的冷高壓,不意外。
(以上供參囉)
--
驚奇的南方夏季系統,冬颱哈格比由於北方冷空氣摧殘,
共伴效應減低許多,看來不用太過擔心,
不過一度成為超級颱風的巔峰強度也留下了12月的璀璨紀錄。
再來就是看重頭戲北方的冬季系統,
目前1036百帕以上的冷高壓在蒙古往東南移動,
不過這個強度雖然不算強,但是仍然會降溫,
緊接著就是本周的重頭戲,另一個強冷高壓要南下了。
因為模式預報跑出,
後頭重頭戲的這個冷高壓可能會在本周後期讓台灣出現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的12度低溫!
目前這個冷高壓>1044百帕,在中亞裡海,預報往東移動,接近新疆地區,
和前次的大陸冷氣團的冷高壓相比,這個位置的緯度比較低,
前次的大陸冷氣團的冷高壓是從俄羅斯移往西伯利亞,
而本周的冷高壓是從中亞往東移動,不過現在入冬季節後,多了一個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夏季強烈熱源所在地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在暖季4月到9月是熱源,
尤其夏季非常強烈,
並且在對流層上層形成北半球夏季高空最強的暖高壓(南亞高壓/青藏高壓)。
但是到了寒冷季節11月到2月,青藏高原轉轉為一大冷源,
高原上的冷空氣往四周下沉到附近地區,其中包括最有名的蒙古地區,
由於冷空氣的堆積,也造就了冬季的蒙古冷高壓強大而令人畏懼。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
逾1044百帕的冷高壓從中亞移往新疆地區後,受到青藏高原這個大冷源的加持,
冷高壓強度與勢力都會顯著增強,預報最強可達1056百帕以上的強烈冷高壓。
不過由於冷高壓不是從西伯利亞到蒙古,
而是從中亞到從新疆,受到地形阻擋,冷高壓速度放慢,
高壓勢力一部分進入蒙古地區,不過整體的主冷高壓開始從新疆南下。
當然,不可避免的就是東亞爆發寒潮。
與上次冷氣團不同的是,
因為冷空氣是從新疆南下,
冷氣團主力侵襲的是中國的內陸地區,而不是從東亞沿岸南下,
因此台灣這次不算最冷,會比同緯度地區的溫度高,
換句話說對岸華南地區的溫度會比台灣低,
對應的高空西風槽從中亞轉直,往東亞劃過來,
不過由於地面冷高壓受到地形影響,南下速度沒這麼快,
高空的西風槽從中亞移往東亞的過程也淺收。
然後以數個短槽通過東亞,隨著冷高壓步步進逼,
一周後期短槽疊加後,東亞出現一波較深的西風槽。
因此,
台灣要一周後期,冷氣團從對岸渡海來台後才會受影響。
不過模式預報,
一周後期,這波冷氣團看起來乾冷,
這個中亞內陸來的冷高壓,不意外。
(以上供參囉)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Joseph
at 2014-12-09T16:21
at 2014-12-09T16:21

By Odelette
at 2014-12-11T12:04
at 2014-12-11T12:04

By Eden
at 2014-12-13T07:47
at 2014-12-13T07:47

By Kama
at 2014-12-15T03:31
at 2014-12-15T03:31

By Caroline
at 2014-12-16T23:14
at 2014-12-16T23:14

By Ursula
at 2014-12-18T18:57
at 2014-12-18T18:57

By James
at 2014-12-20T14:40
at 2014-12-20T14:40

By Audriana
at 2014-12-22T10:24
at 2014-12-22T10:24

By Barb Cronin
at 2014-12-24T06:07
at 2014-12-24T06:07

By Edward Lewis
at 2014-12-26T01:50
at 2014-12-26T01:50

By Jack
at 2014-12-27T21:34
at 2014-12-27T21:34

By Tracy
at 2014-12-29T17:17
at 2014-12-29T17:17

By Mia
at 2014-12-31T13:00
at 2014-12-31T13:00

By Anthony
at 2015-01-02T08:43
at 2015-01-02T08:43

By Charlotte
at 2015-01-04T04:27
at 2015-01-04T04:27

By Daniel
at 2015-01-06T00:10
at 2015-01-06T00:10

By Lily
at 2015-01-07T19:53
at 2015-01-07T19:53

By Belly
at 2015-01-09T15:37
at 2015-01-09T15:37

By Rachel
at 2015-01-11T11:20
at 2015-01-11T11:20

By Caroline
at 2015-01-13T07:03
at 2015-01-13T07:03

By Daniel
at 2015-01-15T02:46
at 2015-01-15T02:46

By James
at 2015-01-16T22:30
at 2015-01-16T22:30

By Andy
at 2015-01-18T18:13
at 2015-01-18T18:13

By Ula
at 2015-01-20T13:56
at 2015-01-20T13:56

By Victoria
at 2015-01-22T09:40
at 2015-01-22T09:40

By Zanna
at 2015-01-24T05:23
at 2015-01-24T05:23

By Kumar
at 2015-01-26T01:06
at 2015-01-26T01:06

By Iris
at 2015-01-27T20:49
at 2015-01-27T20:49

By Emma
at 2015-01-29T16:33
at 2015-01-29T16:33

By Delia
at 2015-01-31T12:16
at 2015-01-31T12:16

By Kumar
at 2015-02-02T07:59
at 2015-02-02T07:59

By Sarah
at 2015-02-04T03:43
at 2015-02-04T03:43
Related Posts
變天!入夜東北季風強 明起高溫掉5度轉

By Charlie
at 2014-12-07T19:12
at 2014-12-07T19:12
日多處大雪 和尚凍死德島山區

By John
at 2014-12-06T23:12
at 2014-12-06T23:12
黃蜂VS鸚鵡VS哈格比

By Ina
at 2014-12-06T15:29
at 2014-12-06T15:29
JTWC 00Z預測哈格比顛峰將追平Haiyan!

By Elvira
at 2014-12-06T00:57
at 2014-12-06T00:57
天氣小觀:北極渦旋發威,北極大寒凍;冬颱共伴?

By Andy
at 2014-12-05T21:11
at 2014-12-05T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