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為人知的碳補償方案,可能對降低排放 … - 颱風討論

By Kumar
at 2009-12-05T00:50
at 2009-12-05T00:5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Ecophilia 看板]
作者: Roosevelt (Jay)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廣為人知的碳補償方案,可能對降低排放量幫助極微!
時間: Fri Jul 3 22:25:10 2009
來源網址:
http://sa.ylib.com/news/newsshow.asp?FDocNo=1411&CL=63
內文:
買空賣空的碳排放權
廣為人知的碳補償方案,可能對降低排放量幫助極微!
撰文╱穆克紀(Madhusree Mukerjee)
要減少造成全球暖化的工業氣體,有個方便的辦法是聯合國的「潔淨發展機制」(CDM)
。CDM是京都議定書的條款之一,允許工業國家向減碳成本較低的貧窮國家購買「碳補償
」,以降低自己的溫室氣體淨排放量。這項方案於2005年首次發行碳排放權,至今已經移
轉高達2億50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權,到2012年將增加到29億公噸。聯合國氣候變遷
綱要公約組織的狄波爾(Yvo de Boer)斷言,排放目標越來越嚴格時,「碳補償扮演的
角色將更形重要」。
不過,CDM招致的批評越來越多。批評者表示,儘管管理機關十分努力,但仍有很大一部
份的補償排放權是以會計手法製造出來的,只能算是虛幻的「買空賣空」。結果,溫室氣
體照樣排放,但在其他地方並沒有真正的碳減量做為補償。
這種會計手法源於「外加性」的概念。一項減碳計畫必須可以從未來將產生的碳排放中取
得排放額度,才可能獲得收益,而有存在的價值。也就是說,減碳計畫所能降低的碳排放
量,必須外加到沒有CDM時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因此,開發商如果在印度建造風力發電廠
來取代燃煤發電廠,就可將兩種發電廠的碳排放量差額當做碳補償來出售,但如果風力發
電廠的建造不是為了取代燃煤發電廠,就不可以出售。
但是,許多CDM計畫似乎完全沒有補償到碳排放量。位於美國加州柏克萊的「國際河流組
織」發現,有1/3的CDM水力發電計畫早在取得排放權之前就已完工。德國應用生態研究所
的史奈德(Lambert Schneider)估計,全世界的CDM計畫中,2/5有類似的外加問題。美
國史丹佛大學氣候學家瓦拉(Michael Wara)猜想這個數字可能更高,但他表示:「實際
數字我們無從得知。」
任職於英國環保智庫「角樓」(Corner House)的研究員羅曼(Larry Lohmann)解釋,
要斷定哪些計畫是「外加的」可能有點困難。他指出:「沒有任何一種世界基準或事件可
以說明沒有這項計畫會有什麼結果。這個問題無法解答。」
另一個疑慮是有悖於常情的誘因。專家在評估位於開發中國家的碳補償計畫時,通常會與
當地已經通過審查的計畫做比較。這會誘使該國先採取污染最嚴重的方式,再採行碳減量
措施,盡量提高可由CDM計畫獲得的排放額度。出售這種以人為方式擴張的排放額度,最
終將使實際碳排放量變得比完全沒有補償措施時還高。
例如奈及利亞的石油公司在煉油時燃除天然氣的爭議,這些與石油一同發現的天然氣有
40%被燃燒掉了。國有的奈及利亞阿吉普石油公司計畫以克威爾煉油廠產生的廢天然氣發
電,取代原本應該消耗的化石燃料,這種方式每年可產生150萬公噸可供出售的二氧化碳
排放權(一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稱為「認證排放減量額度」,在歐洲的售價為15美元
左右)。這項計畫被認定為外加,因為開發廠商的動機是為了出售碳補償。但「監視石油
」這個環保組織的卡利波(Michael Karikpo)認為,這種認定方式簡直「無法無天」,
因為一旦經常燃除天然氣,就會釋放出苯等致癌物質並造成酸雨,在奈及利亞是違法的,
藐視法律的公司不應該因此而獲利,他進一步表示:「這就像付錢給罪犯要他們不再犯罪
一樣。」儘管如此,依然有很強的誘因讓開發商宣稱某項計畫為外加性。位於奈及利亞的
泛洋石油公司,就曾以處理並銷售歐維德奧卡瑞福油田的廢天然氣,獲得CDM的認可。假
如奈及利亞政府開始強力執行禁止燃除的法律,就會使該計畫成為非外加性,減少的利益
相當可觀。
CDM的執行理事會已經加強審核過程,改良外加性的鑑定,並減少違反常理的誘因。舉例
來說,理事會已不再接受新的HFC-23燃燒計畫,這是一種在冰箱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
體,因為它產生的額外排放額度反而促使廠商建造燃燒HFC-23的專用化學廠房(因為
HFC-23具有保留熱的能力,因此一公噸可取得1萬200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額度)。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89期7月號】
------------------------------------------------------------------------------
另外
先看這篇介紹碳交易的文章
一噸二氧化碳賣多少?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1136&CL=18
我對於這個交易
免費分給國家或企業碳額度(碳權)這部分感到質疑
首先是雜誌提到的額度如何分配 這部分絕對跟政治跟金錢脫不了關西
再來是為何免費
我覺得應該收碳稅
你去年產多少co2 按一定比率費率付碳稅(使用者付費原則)
然後付的這些錢可以取得一些明年減免的碳扣除額 可買賣
你排放沒超過 可以轉賣給別人
如果超過這些扣除額 就是要買碳權
不然你就是要付碳稅
應該這樣才對吧
想跟大家討論一下
最後 其實我不太懂外加性
我只知道她是說會計科目不應該憑空製造
是嗎
......
--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But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John F. Kennedy
--
作者: Roosevelt (Jay)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廣為人知的碳補償方案,可能對降低排放量幫助極微!
時間: Fri Jul 3 22:25:10 2009
來源網址:
http://sa.ylib.com/news/newsshow.asp?FDocNo=1411&CL=63
內文:
買空賣空的碳排放權
廣為人知的碳補償方案,可能對降低排放量幫助極微!
撰文╱穆克紀(Madhusree Mukerjee)
要減少造成全球暖化的工業氣體,有個方便的辦法是聯合國的「潔淨發展機制」(CDM)
。CDM是京都議定書的條款之一,允許工業國家向減碳成本較低的貧窮國家購買「碳補償
」,以降低自己的溫室氣體淨排放量。這項方案於2005年首次發行碳排放權,至今已經移
轉高達2億50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權,到2012年將增加到29億公噸。聯合國氣候變遷
綱要公約組織的狄波爾(Yvo de Boer)斷言,排放目標越來越嚴格時,「碳補償扮演的
角色將更形重要」。
不過,CDM招致的批評越來越多。批評者表示,儘管管理機關十分努力,但仍有很大一部
份的補償排放權是以會計手法製造出來的,只能算是虛幻的「買空賣空」。結果,溫室氣
體照樣排放,但在其他地方並沒有真正的碳減量做為補償。
這種會計手法源於「外加性」的概念。一項減碳計畫必須可以從未來將產生的碳排放中取
得排放額度,才可能獲得收益,而有存在的價值。也就是說,減碳計畫所能降低的碳排放
量,必須外加到沒有CDM時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因此,開發商如果在印度建造風力發電廠
來取代燃煤發電廠,就可將兩種發電廠的碳排放量差額當做碳補償來出售,但如果風力發
電廠的建造不是為了取代燃煤發電廠,就不可以出售。
但是,許多CDM計畫似乎完全沒有補償到碳排放量。位於美國加州柏克萊的「國際河流組
織」發現,有1/3的CDM水力發電計畫早在取得排放權之前就已完工。德國應用生態研究所
的史奈德(Lambert Schneider)估計,全世界的CDM計畫中,2/5有類似的外加問題。美
國史丹佛大學氣候學家瓦拉(Michael Wara)猜想這個數字可能更高,但他表示:「實際
數字我們無從得知。」
任職於英國環保智庫「角樓」(Corner House)的研究員羅曼(Larry Lohmann)解釋,
要斷定哪些計畫是「外加的」可能有點困難。他指出:「沒有任何一種世界基準或事件可
以說明沒有這項計畫會有什麼結果。這個問題無法解答。」
另一個疑慮是有悖於常情的誘因。專家在評估位於開發中國家的碳補償計畫時,通常會與
當地已經通過審查的計畫做比較。這會誘使該國先採取污染最嚴重的方式,再採行碳減量
措施,盡量提高可由CDM計畫獲得的排放額度。出售這種以人為方式擴張的排放額度,最
終將使實際碳排放量變得比完全沒有補償措施時還高。
例如奈及利亞的石油公司在煉油時燃除天然氣的爭議,這些與石油一同發現的天然氣有
40%被燃燒掉了。國有的奈及利亞阿吉普石油公司計畫以克威爾煉油廠產生的廢天然氣發
電,取代原本應該消耗的化石燃料,這種方式每年可產生150萬公噸可供出售的二氧化碳
排放權(一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稱為「認證排放減量額度」,在歐洲的售價為15美元
左右)。這項計畫被認定為外加,因為開發廠商的動機是為了出售碳補償。但「監視石油
」這個環保組織的卡利波(Michael Karikpo)認為,這種認定方式簡直「無法無天」,
因為一旦經常燃除天然氣,就會釋放出苯等致癌物質並造成酸雨,在奈及利亞是違法的,
藐視法律的公司不應該因此而獲利,他進一步表示:「這就像付錢給罪犯要他們不再犯罪
一樣。」儘管如此,依然有很強的誘因讓開發商宣稱某項計畫為外加性。位於奈及利亞的
泛洋石油公司,就曾以處理並銷售歐維德奧卡瑞福油田的廢天然氣,獲得CDM的認可。假
如奈及利亞政府開始強力執行禁止燃除的法律,就會使該計畫成為非外加性,減少的利益
相當可觀。
CDM的執行理事會已經加強審核過程,改良外加性的鑑定,並減少違反常理的誘因。舉例
來說,理事會已不再接受新的HFC-23燃燒計畫,這是一種在冰箱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
體,因為它產生的額外排放額度反而促使廠商建造燃燒HFC-23的專用化學廠房(因為
HFC-23具有保留熱的能力,因此一公噸可取得1萬200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額度)。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89期7月號】
------------------------------------------------------------------------------
另外
先看這篇介紹碳交易的文章
一噸二氧化碳賣多少?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1136&CL=18
我對於這個交易
免費分給國家或企業碳額度(碳權)這部分感到質疑
首先是雜誌提到的額度如何分配 這部分絕對跟政治跟金錢脫不了關西
再來是為何免費
我覺得應該收碳稅
你去年產多少co2 按一定比率費率付碳稅(使用者付費原則)
然後付的這些錢可以取得一些明年減免的碳扣除額 可買賣
你排放沒超過 可以轉賣給別人
如果超過這些扣除額 就是要買碳權
不然你就是要付碳稅
應該這樣才對吧
想跟大家討論一下
最後 其實我不太懂外加性
我只知道她是說會計科目不應該憑空製造
是嗎
......
--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But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John F. Kennedy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Kyle
at 2009-12-05T02:42
at 2009-12-05T02:42

By Xanthe
at 2009-12-05T04:35
at 2009-12-05T04:35

By James
at 2009-12-05T06:27
at 2009-12-05T06:27

By Sandy
at 2009-12-05T08:19
at 2009-12-05T08:19

By Zanna
at 2009-12-05T10:11
at 2009-12-05T10:11

By Mason
at 2009-12-05T12:04
at 2009-12-05T12:04
Related Posts
清明時節雨紛紛

By George
at 2009-12-04T22:13
at 2009-12-04T22:13
哥本哈根救氣候 暖化專家主張另起爐灶

By Anthony
at 2009-12-04T13:11
at 2009-12-04T13:11
海面升高淹小島 氣候難民增加

By Kyle
at 2009-12-04T13:08
at 2009-12-04T13:08
哥本哈根峰會 科學家:一場災難

By David
at 2009-12-04T13:06
at 2009-12-04T13:06
碳補償 VS 出軌補償

By Hedda
at 2009-12-04T10:10
at 2009-12-04T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