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新加坡:甘榜格南‧小印度‧黃亞細肉骨茶 - 新加坡

By Annie
at 2008-04-04T16:27
at 2008-04-04T16:27
Table of Contents
【新加坡】甘榜格南回教文化區
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bearpalm&article_id=13200127
第二天早上的第一個行程為「甘榜格南」,是新加坡著名的回教文化區,其實也就是馬來文化區
搭地鐵在「武吉士」站下車就可以到達這附近囉~
▲蘇丹回教堂(Sultan Mosque)
這是這區域回教徒的信仰中心,尖塔圓頂充滿了伊斯蘭風情
▲進去前要先把腳洗乾淨,有一個區域就是專門讓人洗腳用的
▲今天顯然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信徒和觀光客都很少
▲時代進步,回教堂也跟著現代化,有看到左上角的液晶螢幕嗎?大部分資訊都顯示出來了
最上面兩個時鐘,左邊是新加坡的時間,右邊是回教聖地「麥加」的時間
▲裡面大廳可以容納5000名信徒,驚人吧!
▲奇怪,為什麼這邊的椰子顏色這麼黃啊?難道是有人爬上去把它塗色的嗎?
▲教堂正對面,有個很有名的印度餐廳「Zam Zam Restaurant」
雖然剛在飯店吃完豐盛的早餐,我還是堅持進去品嚐一下道地的印度小吃
▲先來杯「印度拉茶」,甜甜的,奶味比茶味濃
個人覺得奶茶排行:泰式奶茶 > 香港絲襪奶茶 > 印度拉茶
▲免費的大黃瓜切片,口感很清爽
後面是沾餡餅的咖哩醬料,微辣
▲印度烙餅
餅皮先經過師傅的騰空拋甩,拉扯成如紙一般的薄片,再灑進羊肉、牛肉或雞肉等餡料,
加上洋蔥和雞蛋包成餅
份量有大中小三種,我們點的是小份的羊肉烙餅,就已經夠我們兩個人吃了,吃不完的
部分還麻煩店家幫我們打包帶走
之後帶著這包餅繼續在這附近繞~
▲蘇丹回教堂後面有一條「巴梭拉街」,兩旁的商店賣的是馬來傳統服飾和手工藝品
▲馬來歷史中心
甘榜格南以前是馬來皇族的居住居,1840年蓋了一個蘇丹皇宮,近代經過整修後,改為馬來
歷史中心對外開放
中央的白色建築是博物館,展示馬來相關文化,雖然只要少少的門票,我們還是沒進去看
▲復古的馬車
▲草地上看到一隻「八哥」成鳥,後面跟著一隻幼鳥,可能是媽媽帶著小孩出來見見世面吧
在新加坡似乎還蠻容易看到野生的八哥,麻雀反而沒那麼常見
▲在庭院繞了一圈,拍了幾張照後,我們就離開啦
▲從側門出來後會到「干達哈街」,這裡整條街都是馬來店屋
▲ 馬來店屋跟華人的店屋看似相同,細找還是有不同的地方
例如他們的雕刻圖案沒有華人常用的龍鳳或蝙蝠,只有簡單的花草紋飾
【新加坡】小印度‧黃亞細肉骨茶
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bearpalm&article_id=13205414
小印度是市區裡一塊充滿印度風的區域,19世紀就開始有印度勞工在此聚攏
後來新加坡政府為了發展觀光,有特意去「弄」一個充滿印度異國風情的區域出來
其實這也是正確的啦~畢竟無特別天然風光的新加坡只能往人文方面發展
▲自從地下鐵東北線完工後,來小印度就方便多了
很明顯的,這站下車的大部分都是印度人
▲這邊街上都是印度商店,店員是印度人,顧客也是印度人
賣的東西種類很多,生活用品、手工藝品、書籍唱片都有
而且金飾店很多,聽說這是因為印度人很喜歡在身上帶一些金光閃閃的東西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特有的氣味,那是印度香料混合著寺廟焚香的味道
▲印度沙麗(Sari)專賣店
沙麗是印度婦女的傳統服飾,顏色十分豔麗
▲維拉碼卡里亞曼興都廟(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
印度廟對於來自台灣的我們是很新鮮的,台灣有很多佛教道教的廟,天主教堂也不少,
甚至回教堂都還是看得到
唯獨印度教的興都廟,在台灣好像還沒有出現過
▲興都廟的特徵就是門口會有高聳的錐形樓塔,上面有數不盡的印度神明,每個姿勢服裝
都不一樣
▲廟裡面主要供奉的是女神Kali,象徵力量與勇氣
信徒都是印度人,我剛到的時候還有些許觀光客,我們盡量在不影響他們儀式進行的狀態
下拍照
等我繞了一圈後,好像只剩我一個觀光客,頓時覺得自己像是外星人闖入一般
▲廟裡到處都是神明的塑像,中間下面就是女神Kali,有眾多手臂,拿著各種武器
他有兩個兒子,Ganesha是知名的象神
我自己觀察後對印度教的心得是,女的神和男的神一樣多,獅子是很常出現的坐騎
▲阿都卡夫回教堂(Abdul Gaffoor Mosque)
雖然印度人大部分都是信奉印度教,還是有一些回教徒,這就是專門為他們打造的清真寺
可以發現這個教堂跟一般回教堂有點不同,有融合一點印度的建築風格
(不過什麼是印度的建築風格我也不清楚,反正這是書上寫的 )
▲回地鐵站的路上,我找到這家位於小印度拱廊的糕餅店
玻璃櫃裡都是傳統的印度甜點,顏色鮮豔
▲書上說嗜吃甜食的人可以買一份gulam jamun來試試,這是用楓糖包裹的起司球
嗯~我覺得這個起司球味道好怪喔,有點像是有水氣的塑膠袋放很久那種氣味
外面的楓糖香氣不重,倒是甜死人不償命
我很努力地吃了一半後,就把它丟掉啦~sorry sorry
逛完小印度,搭地鐵到隔壁站「花拉公園」
這裡沒什麼特別的觀光景點,我主要是要去品嚐著名的「黃亞細肉骨茶」
▲地鐵站出來後還要走一段路,這裡一樣有色彩繽紛的政府組屋
▲大概走了10分鐘就到了
雖然是下午一點半,顧客還是很多,幾乎找不到空桌,我只能跟別人共用一桌
▲肉骨茶湯頭很濃,胡椒味很重,蠻過癮的
只是它的排骨太多肥肉了,所以我一個都沒吃
旁邊的油條可以吸湯汁吃,很美味
--
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bearpalm&article_id=13200127
第二天早上的第一個行程為「甘榜格南」,是新加坡著名的回教文化區,其實也就是馬來文化區
搭地鐵在「武吉士」站下車就可以到達這附近囉~
▲蘇丹回教堂(Sultan Mosque)
這是這區域回教徒的信仰中心,尖塔圓頂充滿了伊斯蘭風情
▲進去前要先把腳洗乾淨,有一個區域就是專門讓人洗腳用的
▲今天顯然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信徒和觀光客都很少
▲時代進步,回教堂也跟著現代化,有看到左上角的液晶螢幕嗎?大部分資訊都顯示出來了
最上面兩個時鐘,左邊是新加坡的時間,右邊是回教聖地「麥加」的時間
▲裡面大廳可以容納5000名信徒,驚人吧!
▲奇怪,為什麼這邊的椰子顏色這麼黃啊?難道是有人爬上去把它塗色的嗎?
▲教堂正對面,有個很有名的印度餐廳「Zam Zam Restaurant」
雖然剛在飯店吃完豐盛的早餐,我還是堅持進去品嚐一下道地的印度小吃
▲先來杯「印度拉茶」,甜甜的,奶味比茶味濃
個人覺得奶茶排行:泰式奶茶 > 香港絲襪奶茶 > 印度拉茶
▲免費的大黃瓜切片,口感很清爽
後面是沾餡餅的咖哩醬料,微辣
▲印度烙餅
餅皮先經過師傅的騰空拋甩,拉扯成如紙一般的薄片,再灑進羊肉、牛肉或雞肉等餡料,
加上洋蔥和雞蛋包成餅
份量有大中小三種,我們點的是小份的羊肉烙餅,就已經夠我們兩個人吃了,吃不完的
部分還麻煩店家幫我們打包帶走
之後帶著這包餅繼續在這附近繞~
▲蘇丹回教堂後面有一條「巴梭拉街」,兩旁的商店賣的是馬來傳統服飾和手工藝品
▲馬來歷史中心
甘榜格南以前是馬來皇族的居住居,1840年蓋了一個蘇丹皇宮,近代經過整修後,改為馬來
歷史中心對外開放
中央的白色建築是博物館,展示馬來相關文化,雖然只要少少的門票,我們還是沒進去看
▲復古的馬車
▲草地上看到一隻「八哥」成鳥,後面跟著一隻幼鳥,可能是媽媽帶著小孩出來見見世面吧
在新加坡似乎還蠻容易看到野生的八哥,麻雀反而沒那麼常見
▲在庭院繞了一圈,拍了幾張照後,我們就離開啦
▲從側門出來後會到「干達哈街」,這裡整條街都是馬來店屋
▲ 馬來店屋跟華人的店屋看似相同,細找還是有不同的地方
例如他們的雕刻圖案沒有華人常用的龍鳳或蝙蝠,只有簡單的花草紋飾
【新加坡】小印度‧黃亞細肉骨茶
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bearpalm&article_id=13205414
小印度是市區裡一塊充滿印度風的區域,19世紀就開始有印度勞工在此聚攏
後來新加坡政府為了發展觀光,有特意去「弄」一個充滿印度異國風情的區域出來
其實這也是正確的啦~畢竟無特別天然風光的新加坡只能往人文方面發展
▲自從地下鐵東北線完工後,來小印度就方便多了
很明顯的,這站下車的大部分都是印度人
▲這邊街上都是印度商店,店員是印度人,顧客也是印度人
賣的東西種類很多,生活用品、手工藝品、書籍唱片都有
而且金飾店很多,聽說這是因為印度人很喜歡在身上帶一些金光閃閃的東西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特有的氣味,那是印度香料混合著寺廟焚香的味道
▲印度沙麗(Sari)專賣店
沙麗是印度婦女的傳統服飾,顏色十分豔麗
▲維拉碼卡里亞曼興都廟(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
印度廟對於來自台灣的我們是很新鮮的,台灣有很多佛教道教的廟,天主教堂也不少,
甚至回教堂都還是看得到
唯獨印度教的興都廟,在台灣好像還沒有出現過
▲興都廟的特徵就是門口會有高聳的錐形樓塔,上面有數不盡的印度神明,每個姿勢服裝
都不一樣
▲廟裡面主要供奉的是女神Kali,象徵力量與勇氣
信徒都是印度人,我剛到的時候還有些許觀光客,我們盡量在不影響他們儀式進行的狀態
下拍照
等我繞了一圈後,好像只剩我一個觀光客,頓時覺得自己像是外星人闖入一般
▲廟裡到處都是神明的塑像,中間下面就是女神Kali,有眾多手臂,拿著各種武器
他有兩個兒子,Ganesha是知名的象神
我自己觀察後對印度教的心得是,女的神和男的神一樣多,獅子是很常出現的坐騎
▲阿都卡夫回教堂(Abdul Gaffoor Mosque)
雖然印度人大部分都是信奉印度教,還是有一些回教徒,這就是專門為他們打造的清真寺
可以發現這個教堂跟一般回教堂有點不同,有融合一點印度的建築風格
(不過什麼是印度的建築風格我也不清楚,反正這是書上寫的 )
▲回地鐵站的路上,我找到這家位於小印度拱廊的糕餅店
玻璃櫃裡都是傳統的印度甜點,顏色鮮豔
▲書上說嗜吃甜食的人可以買一份gulam jamun來試試,這是用楓糖包裹的起司球
嗯~我覺得這個起司球味道好怪喔,有點像是有水氣的塑膠袋放很久那種氣味
外面的楓糖香氣不重,倒是甜死人不償命
我很努力地吃了一半後,就把它丟掉啦~sorry sorry
逛完小印度,搭地鐵到隔壁站「花拉公園」
這裡沒什麼特別的觀光景點,我主要是要去品嚐著名的「黃亞細肉骨茶」
▲地鐵站出來後還要走一段路,這裡一樣有色彩繽紛的政府組屋
▲大概走了10分鐘就到了
雖然是下午一點半,顧客還是很多,幾乎找不到空桌,我只能跟別人共用一桌
▲肉骨茶湯頭很濃,胡椒味很重,蠻過癮的
只是它的排骨太多肥肉了,所以我一個都沒吃
旁邊的油條可以吸湯汁吃,很美味
--
Tags:
新加坡
All Comments

By Skylar Davis
at 2008-04-07T05:30
at 2008-04-07T05:30

By John
at 2008-04-11T15:13
at 2008-04-11T15:13
Related Posts
彩色新加坡:克拉碼頭

By Joseph
at 2008-04-04T16:18
at 2008-04-04T16:18
彩色新加坡:美麗殿酒店‧烏節路

By Edith
at 2008-04-04T16:11
at 2008-04-04T16:11
有關gre考試飯店住宿及機票

By Dorothy
at 2008-04-03T23:58
at 2008-04-03T23:58
請問Starbucks在新加坡的價格

By Ursula
at 2008-04-03T23:27
at 2008-04-03T23:27
請問Starbucks在新加坡的價格

By Wallis
at 2008-04-03T22:46
at 2008-04-03T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