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斯德哥爾摩"世界水周 "論壇閉幕 - 生態環境討論

By Yedda
at 2009-08-25T05:10
at 2009-08-25T05:1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IA 看板]
作者: NPLNT (Idler) 看板: IA
標題: [新聞] 斯德哥爾摩"世界水周 "論壇閉幕
時間: Tue Aug 25 04:44:48 2009
標題:斯德哥爾摩"世界水周 "論壇閉幕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4593993,00.html
地球表面的很大一部分由水覆蓋,然而目前全球水資源只有1%能夠作為飲用水和生活用水
使用。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到2050年全球必須提供現有用水量三倍的水資源。
如何才能解決這一難題?在8月18日到8月22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的"世界水周 "論壇上,
世界水資源專家們力求找到答案。
約旦河西岸的丘陵被洞穴和峭壁所環繞,在洞穴和峭壁間可以儲存大量的雨水,那裡也成
為天然的地下蓄水池。以色列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就從這裡獲得水資源。自從1967年"六
日戰爭"之後,以色列也接管了約旦河西岸的軍事管轄。此後,巴勒斯坦就享有每人每年
57立方米的用水量,而以色列的居民則能得到每人每年264立方米的水資源。巴勒斯坦水
資源管理局負責人沙阿德·阿提利批評說,以色列移民正在加劇該地區的水資源分配不均
的局勢:
「在約旦河西岸我們不能損失一滴水。加沙地帶的水資源狀況更加糟糕。不久那裡就會有
近200萬巴勒斯坦人完全沒有能被稱作飲用水的水喝。」
世界許多國家邊界地區的河流水資源衝突--在今年斯德哥爾摩的"世界水周"論壇上仍然是
討論的重點。斯德哥爾摩國家水研究所的專家安德里亞斯·約格爾斯空表示,爭論的焦點
是:要縱觀河流與湖泊的水資源問題,而不是單純看哪些國家享有多少立方米的水資源。
約格爾斯空說:
「很多跨邊界的水資源爭奪戰,通常都引發政治衝突。但是人們必須在不干擾水資源開發
的情況下找到解決的方法。例如:像是在尼羅河流域這樣的地方,如果人們能合理對待這
一問題,就能在水資源利用上贏得更多的好處。」
當然在斯德哥爾摩會議的討論中也包括一些大膽的設想,把水從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輸送到
供水不足的地方。例如:中國在進行"南水北調"工程,墨西哥正與加拿大商討修建輸水管
道,西班牙的一些地區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依靠抽取地下水度日。對此,阿提利表示:
「土耳其表示願意用船把水運往加沙地帶。通過輸水管道可以保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用
水。我們可以承擔海水脫鹽的工作。這樣做不會造成水資源爭奪戰。但是我們都必須為日
益緊缺的水資源付出更高的代價。」
長期以來水已經演變為一種商品。這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競拍的例子。斯
德哥爾摩國際水研究所的專家安德亞斯·伯恩特爾介紹說:
「在工業用水方面我們必須對水資源做出一個切合實際的評估。而且我們也不能逃避跨國
間的合作和幫助。因為貧窮國家需要我們的幫助,資助為適應氣候變化所需的工作。」
而目前一次次談判中制定的目標意向並沒有完成上述工作。斯德哥爾摩論壇上呼籲世界公
共及私人領域的夥伴組織推動水資源的技術革新:像是用於海水脫鹽的設備、運河項目或
是開發能在乾旱地區播種的種子。至今許多政府部門每年在水資源方面會投入約5千億美
元的資金,而大部分資金用於抵抗乾旱和海嘯的災難救助。這些資助將有針對性地用於擴
建和改善當地基礎設施。
作者:Bührig Agnes
--
「就像其他各類集體主義一樣,種族主義也尋求不勞而獲。它尋求自動獲得知識﹔它尋求
自動評價人們的品質而忽略運用理性或道德判斷的責任﹔而更重要的是,它尋求自動的自
尊(或偽自尊)」
Ayn Rand<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
作者: NPLNT (Idler) 看板: IA
標題: [新聞] 斯德哥爾摩"世界水周 "論壇閉幕
時間: Tue Aug 25 04:44:48 2009
標題:斯德哥爾摩"世界水周 "論壇閉幕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4593993,00.html
地球表面的很大一部分由水覆蓋,然而目前全球水資源只有1%能夠作為飲用水和生活用水
使用。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到2050年全球必須提供現有用水量三倍的水資源。
如何才能解決這一難題?在8月18日到8月22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的"世界水周 "論壇上,
世界水資源專家們力求找到答案。
約旦河西岸的丘陵被洞穴和峭壁所環繞,在洞穴和峭壁間可以儲存大量的雨水,那裡也成
為天然的地下蓄水池。以色列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就從這裡獲得水資源。自從1967年"六
日戰爭"之後,以色列也接管了約旦河西岸的軍事管轄。此後,巴勒斯坦就享有每人每年
57立方米的用水量,而以色列的居民則能得到每人每年264立方米的水資源。巴勒斯坦水
資源管理局負責人沙阿德·阿提利批評說,以色列移民正在加劇該地區的水資源分配不均
的局勢:
「在約旦河西岸我們不能損失一滴水。加沙地帶的水資源狀況更加糟糕。不久那裡就會有
近200萬巴勒斯坦人完全沒有能被稱作飲用水的水喝。」
世界許多國家邊界地區的河流水資源衝突--在今年斯德哥爾摩的"世界水周"論壇上仍然是
討論的重點。斯德哥爾摩國家水研究所的專家安德里亞斯·約格爾斯空表示,爭論的焦點
是:要縱觀河流與湖泊的水資源問題,而不是單純看哪些國家享有多少立方米的水資源。
約格爾斯空說:
「很多跨邊界的水資源爭奪戰,通常都引發政治衝突。但是人們必須在不干擾水資源開發
的情況下找到解決的方法。例如:像是在尼羅河流域這樣的地方,如果人們能合理對待這
一問題,就能在水資源利用上贏得更多的好處。」
當然在斯德哥爾摩會議的討論中也包括一些大膽的設想,把水從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輸送到
供水不足的地方。例如:中國在進行"南水北調"工程,墨西哥正與加拿大商討修建輸水管
道,西班牙的一些地區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依靠抽取地下水度日。對此,阿提利表示:
「土耳其表示願意用船把水運往加沙地帶。通過輸水管道可以保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用
水。我們可以承擔海水脫鹽的工作。這樣做不會造成水資源爭奪戰。但是我們都必須為日
益緊缺的水資源付出更高的代價。」
長期以來水已經演變為一種商品。這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競拍的例子。斯
德哥爾摩國際水研究所的專家安德亞斯·伯恩特爾介紹說:
「在工業用水方面我們必須對水資源做出一個切合實際的評估。而且我們也不能逃避跨國
間的合作和幫助。因為貧窮國家需要我們的幫助,資助為適應氣候變化所需的工作。」
而目前一次次談判中制定的目標意向並沒有完成上述工作。斯德哥爾摩論壇上呼籲世界公
共及私人領域的夥伴組織推動水資源的技術革新:像是用於海水脫鹽的設備、運河項目或
是開發能在乾旱地區播種的種子。至今許多政府部門每年在水資源方面會投入約5千億美
元的資金,而大部分資金用於抵抗乾旱和海嘯的災難救助。這些資助將有針對性地用於擴
建和改善當地基礎設施。
作者:Bührig Agnes
--
「就像其他各類集體主義一樣,種族主義也尋求不勞而獲。它尋求自動獲得知識﹔它尋求
自動評價人們的品質而忽略運用理性或道德判斷的責任﹔而更重要的是,它尋求自動的自
尊(或偽自尊)」
Ayn Rand<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09-08-25T13:51
at 2009-08-25T13:51
Related Posts
【批判風災重建條例系列之二】(苦勞網)

By Delia
at 2009-08-24T20:56
at 2009-08-24T20:56
【批判風災重建條例系列之一】(苦勞網)

By Ida
at 2009-08-24T20:48
at 2009-08-24T20:48
生態工法會不會比較脆弱

By Margaret
at 2009-08-24T13:50
at 2009-08-24T13:50
這裡有涉足海洋保育領域的人嗎?

By Jacky
at 2009-08-24T13:49
at 2009-08-24T13:49
這裡有涉足海洋保育領域的人嗎?

By Connor
at 2009-08-24T07:21
at 2009-08-24T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