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氏力的推導問題 - 颱風討論

By Bethany
at 2014-06-09T18:12
at 2014-06-09T18:12
Table of Contents
先謝謝的回答
※ 引述《s93015a (水瓶珩)》之銘言:
: ※ 引述《Lanjaja ()》之銘言:
: : 看大氣動力學課本在柯氏力的推導章節一直卡關,想要跟各位先進請教一下。
: : Holton課本是從角動量守恆出發,結果導出
: : Du/Dt = 2Ωvsinψ + (uvtanψ)/a --------(1)
: : Du/Dt = -2Ωwcosψ - uw/a --------(2)
: : Dv/Dt = -2Ωusinψ - (u^2 tanψ)/a--------(3)
: : Dw/Dt = 2Ωucosψ + u^2/a --------(4)
: : 每條方程式等號右邊第一項都是柯氏力的分量
: : 可是問題來了
: : 在古典力學課中
: : (dv/dt)_rot = (dv/dt)_fixed - 2Ω ×v - Ω ×(Ω ×r)
: 原PO可能沒有注意到此式中的Ω和Holton中的Ω是不同的,前者為質點的角速度,後者則
: 為地球的角速度
Holton的Ω是地球的自轉速度,古典力學的Ω是旋轉座標架的旋轉角速度
(dV/dt)_rot = (dV/dt)_fixed - 2Ω ×V_rot - Ω ×(Ω ×r), V = (u, v, w)
這裡的Ω是旋轉座標架(地球)的旋轉角速度,所以兩者是相同的
: : 很明顯的在Holton的推導下甚至沒有引入重力
: : 所以這裡的(dv/dt)_fixed = 0
: : => (dv/dt)_rot = - 2Ω ×v - Ω ×(Ω ×r)
: 所謂的重力常數其實是重力加速度加離心加速度,故- Ω ×(Ω ×r)包含於g中
: 故此式只剩(dv/dt)_rot = - 2Ω ×v,只是此Ω非彼Ω,科氏力項和曲率項都來自此項
: 若採用Holton的Ω,則此式應該改寫為(向東u,向北v,向上w三個分量分開寫):
請問Ω要怎麼做改變?
: Du/Dt=(2Ω+u/rcosψ)(vsinψ-wcosψ)
: Dv/Dt=-(2Ω+u/rcosψ)usinψ-vw/r
^^^^^^
這一項我不知道怎麼推出來耶
: Dw/Dt=(2Ω+u/rcosψ)ucosψ+v^2/r
先問一下,D/Dt和d/dt在這裡應該是沒有差別吧?
可以請問一下上面三個式子的詳細推導嗎?
: : 又柯氏力只有一種定義: - 2Ω ×v
: : 跟(1)-(4)等式右邊的第一項吻合
: : 但是剩下來的項: 離心加速度 - Ω ×(Ω ×r)是和物體速度沒有關連的!!
: : 結果(1)-(4)末項卻是velocity dependent!!
: : 兩者明顯不合
: : 所以我一直很納悶,到底所謂Holton的curvature effect是不是錯誤的?
: Holton的curvature term的確是錯誤的,不知道為什麼到第五版還是不改,原PO所寫的
: (1)~(4)項中的a都應該改為r,否則不符合角動量守恆
a是地球的半徑,要改嗎?
: : 如果是正確的話,請問我要如何由古典力學轉動座標系計算出curvature項?
: : 問題有點長,謝謝耐心讀完,也希望板上有先進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謝謝。
--
※ 引述《s93015a (水瓶珩)》之銘言:
: ※ 引述《Lanjaja ()》之銘言:
: : 看大氣動力學課本在柯氏力的推導章節一直卡關,想要跟各位先進請教一下。
: : Holton課本是從角動量守恆出發,結果導出
: : Du/Dt = 2Ωvsinψ + (uvtanψ)/a --------(1)
: : Du/Dt = -2Ωwcosψ - uw/a --------(2)
: : Dv/Dt = -2Ωusinψ - (u^2 tanψ)/a--------(3)
: : Dw/Dt = 2Ωucosψ + u^2/a --------(4)
: : 每條方程式等號右邊第一項都是柯氏力的分量
: : 可是問題來了
: : 在古典力學課中
: : (dv/dt)_rot = (dv/dt)_fixed - 2Ω ×v - Ω ×(Ω ×r)
: 原PO可能沒有注意到此式中的Ω和Holton中的Ω是不同的,前者為質點的角速度,後者則
: 為地球的角速度
Holton的Ω是地球的自轉速度,古典力學的Ω是旋轉座標架的旋轉角速度
(dV/dt)_rot = (dV/dt)_fixed - 2Ω ×V_rot - Ω ×(Ω ×r), V = (u, v, w)
這裡的Ω是旋轉座標架(地球)的旋轉角速度,所以兩者是相同的
: : 很明顯的在Holton的推導下甚至沒有引入重力
: : 所以這裡的(dv/dt)_fixed = 0
: : => (dv/dt)_rot = - 2Ω ×v - Ω ×(Ω ×r)
: 所謂的重力常數其實是重力加速度加離心加速度,故- Ω ×(Ω ×r)包含於g中
: 故此式只剩(dv/dt)_rot = - 2Ω ×v,只是此Ω非彼Ω,科氏力項和曲率項都來自此項
: 若採用Holton的Ω,則此式應該改寫為(向東u,向北v,向上w三個分量分開寫):
請問Ω要怎麼做改變?
: Du/Dt=(2Ω+u/rcosψ)(vsinψ-wcosψ)
: Dv/Dt=-(2Ω+u/rcosψ)usinψ-vw/r
^^^^^^
這一項我不知道怎麼推出來耶
: Dw/Dt=(2Ω+u/rcosψ)ucosψ+v^2/r
先問一下,D/Dt和d/dt在這裡應該是沒有差別吧?
可以請問一下上面三個式子的詳細推導嗎?
: : 又柯氏力只有一種定義: - 2Ω ×v
: : 跟(1)-(4)等式右邊的第一項吻合
: : 但是剩下來的項: 離心加速度 - Ω ×(Ω ×r)是和物體速度沒有關連的!!
: : 結果(1)-(4)末項卻是velocity dependent!!
: : 兩者明顯不合
: : 所以我一直很納悶,到底所謂Holton的curvature effect是不是錯誤的?
: Holton的curvature term的確是錯誤的,不知道為什麼到第五版還是不改,原PO所寫的
: (1)~(4)項中的a都應該改為r,否則不符合角動量守恆
a是地球的半徑,要改嗎?
: : 如果是正確的話,請問我要如何由古典力學轉動座標系計算出curvature項?
: : 問題有點長,謝謝耐心讀完,也希望板上有先進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謝謝。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Olive
at 2014-06-12T03:21
at 2014-06-12T03:21

By Gary
at 2014-06-14T12:30
at 2014-06-14T12:30

By Daniel
at 2014-06-16T21:39
at 2014-06-16T21:39

By Todd Johnson
at 2014-06-19T06:48
at 2014-06-19T06:48

By Elvira
at 2014-06-21T15:57
at 2014-06-21T15:57

By Irma
at 2014-06-24T01:06
at 2014-06-24T01:06

By Emma
at 2014-06-26T10:15
at 2014-06-26T10:15

By Jake
at 2014-06-28T19:24
at 2014-06-28T19:24
Related Posts
柯氏力的推導問題

By Anthony
at 2014-06-09T01:30
at 2014-06-09T01:30
柯氏力的推導問題

By Kelly
at 2014-06-08T19:22
at 2014-06-08T19:22
行星尺度氣流增強 全台防暴雨

By Dinah
at 2014-06-07T21:30
at 2014-06-07T21:30
周末期間注意低壓波動通過降雨狀況~2014/06/07

By Tracy
at 2014-06-07T07:46
at 2014-06-07T07:46
【更新】鄭明典警告 下周全台梅雨高峰期

By Suhail Hany
at 2014-06-07T05:32
at 2014-06-07T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