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高斯分析#13[mainB] - 颱風討論

By Victoria
at 2008-10-03T14:52
at 2008-10-03T14:52
Table of Contents
首先試著說明一下為什麼海高斯在良好的環境下仍無明顯增強
這和颱風的發展機制有關
記得上天氣學課時聽教授說過
CISK機制最主要發生在已近TD強度但尚未達中颱間的颱風
這時颱風主要靠CISK不斷循環正回饋來增強
當颱風達到了約中颱的強度
適度的海溫 就足以讓颱風繼續發展(當然垂直風切不能太強 不然颱風會被切蛋糕 橫切的)
隨著颱風愈來愈強
對大氣環境的要求就愈來愈高(output愈多 input就要愈多才能維持或加強)
因此發展到中颱接近強颱的強度時
除非海溫極高 或高層輻散極佳 不然颱風的發展容易就到此為止
(地球上環境所能孕育出的颱風強度極限目前定為170KTS , 但隨著暖化 , 以後應該會提
高吧!!)
目前海高斯還在第一階段(依賴CISK)
他的高低層中心並不垂直 有點傾斜 低層中心偏向雲團的東南側
這樣CISK機制不太好運轉(因為低層中心上方的對流不夠強 前面氣象字典中曾提到過
在CISK中 積狀雲是正回饋機制中很重要的一環 尤其是積雨雲)
所以要觀察海高斯是否能迅速發展起來
第一步先看他低層中心上空是否能有深層對流(色調強化上看起來桃紅甚至白色的那種)
爆發 整個掩蓋住低層中心(再提一次 LLCC目前在雲團的東南側) 讓CISK機制順利動起來
再來說明為什麼我一直追著海高斯動態跑
因為各種跡象都顯示 情況沒有太大改變
除了他的速度快到超出預期使轉向的極西點西移了不少之外(113E->111E)
大趨勢仍舊不變
我想在我發文的此刻 也差不多是海高斯拋物線的極西點了(就是下午兩點的經度定位!)
另外轉向角度很可能會比原來預期(東北) 還大(東北東甚至東北東偏東) 這點先提一下
========================================================================
main分析不免俗的來算T & CI(請參照11364篇)
海高斯仍屬a類
http://hkcoc.weather.com.hk/study/dvorak1.jpg
海高斯今晨一度切離較昨日嚴重 但中午開始LLCC上空開始小幅爆發對流 DT=3.5(同昨日)
接著來分析過去24小時內的強度變化
強度不變的特徵 (S - Steady):
1.中心冷雲蓋(CCC)出現,並持續12小時。
2.增強及減弱的特徵同時出現。
3.正常日夜的雲頂溫度變化(日間雲頂溫度上升、晚間下降)。
有標顏色的是符合的特徵
再來算PT
http://hkcoc.weather.com.hk/study/dvorak4.jpg
海高斯比較類型左邊數來第二盤最下面那張 差別在海高斯低層中心是偏東南側
而該圖是偏西北側
PT=2.5
算MET值
我們昨日算出的MET值為2.5
在無法判定增強減弱下 , MET的RULE是每天+1 ,
但我們剛已判斷海高斯偏向於強度維持
因此今日的MET值同昨日為 2.5
算T值
由於頗難決定這三個值內哪個最具代表性
為了減少誤差 , 取三者平均即 T值=(3.5+2.5+2.5)/3=2.833....~=(四捨五入)~=2.8
最後算CI 根據下面兩條RULE
RULE1 - 在非減弱或重新增強的情況下,CI = T-number
今天我們符合這項條件了 , 因此定CI = 2.8
結論GET
T-Number=2.8 CI=2.8 換算為風速為約42KTS
最後附上CIMSS的T值圖
http://cimss.ssec.wisc.edu/tropic/adt/21WP.GIF
其目前CI=3.5 (創海高斯生平史上最高CI)
========================================================================
下面是三大單位下午二時的最新定位
從現在開始
在文章中會加上海高斯過去實際的走向及速度
8時 11時 14時 過去三小時 過去六小時
CWB <17.2N 112.5E> <NO DATA> <18.4N 111.1E> [N/A] [西北33km/h]
JMA <17.4N 112.1E><18.2N 111.4E><18.4N 111.0E> [西北16km/h] [西北27km/h]
JTWC <17.1N 111.7E> <NO DATA> <18.5N 111.0E> [N/A] [北北西29km/h]
可以看出方向已經明顯轉變
但速度還是偏快
但稍後應就會開始轉向正北到北北東間(之前提到的快速轉向) 速度也會減慢
從駛流場上可以看出
中低層氣流都已經偏正北
http://cimss.ssec.wisc.edu/tropic/real-time/westpac/winds/wgmsdlm1.html
http://cimss.ssec.wisc.edu/tropic/real-time/westpac/winds/wgmsdlm2.html
高層氣流偏西北西但明顯減弱
整體來講海高斯很可能在這位置附近快速順轉
北北西-北-北北東-東北-東北東 然後隔著廣東海岸一段距離 沿岸朝台灣西部接近
這種走法還蠻類似某咖啡的
但時節不同 強度不同 結果也會不一樣
強度不如咖啡 風力影響就不會那麼大
但根據氣象局的一週天氣預測圖數日後會有冷空氣南下 東北季風會加強
颱風會把南邊的暖空氣帶上來 兩者交會在台灣北部形成滯留鋒
這點得特別注意了 冷的東北風和暖的東南風在北部交會容易造成北部東北部大雨
另外一提可能蠻多人好奇為什麼常造成大水災的都是TD或輕颱
ex:87水災 潭美 海馬911水災
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確) 是因為這類強度的熱帶氣旋它的發展高度低
發展高度低 就更難過山 很容易卡在迎風面 呈現滯留或打轉 , 同時強度持續被破壞
強度一邊被破壞就一邊釋放能量 , 也就是降雨
另外由於強度弱 , 吹出來的氣流很難爬得多高 , 因此降雨落在平地上的比率也會比
中颱和強颱為多.
這篇初寫的時間是11:40左右 而文章是跳著寫的(前言->分析->Dvorak->補定位)
我想發的時候應該已經14:30左右了(因我要等下午兩點資料)
(不知這篇能不能有999P?)
另外發文時颱風的走向也許已經開始轉偏北北東(寫這句的時間 12:07)
不論如何 , 持續注意 , 得相當留意這颱風
先這樣!
阿痕感謝看完整篇文章的朋友!
另外我明天要去參加區域性的歌唱比賽(這條舊路依然沒有改變~以往的每次路過都是晴天)
, 所以整個下午的發文就延到晚上(想到比賽緊張中) 不過相信能過關的(自信)!
--
這和颱風的發展機制有關
記得上天氣學課時聽教授說過
CISK機制最主要發生在已近TD強度但尚未達中颱間的颱風
這時颱風主要靠CISK不斷循環正回饋來增強
當颱風達到了約中颱的強度
適度的海溫 就足以讓颱風繼續發展(當然垂直風切不能太強 不然颱風會被切蛋糕 橫切的)
隨著颱風愈來愈強
對大氣環境的要求就愈來愈高(output愈多 input就要愈多才能維持或加強)
因此發展到中颱接近強颱的強度時
除非海溫極高 或高層輻散極佳 不然颱風的發展容易就到此為止
(地球上環境所能孕育出的颱風強度極限目前定為170KTS , 但隨著暖化 , 以後應該會提
高吧!!)
目前海高斯還在第一階段(依賴CISK)
他的高低層中心並不垂直 有點傾斜 低層中心偏向雲團的東南側
這樣CISK機制不太好運轉(因為低層中心上方的對流不夠強 前面氣象字典中曾提到過
在CISK中 積狀雲是正回饋機制中很重要的一環 尤其是積雨雲)
所以要觀察海高斯是否能迅速發展起來
第一步先看他低層中心上空是否能有深層對流(色調強化上看起來桃紅甚至白色的那種)
爆發 整個掩蓋住低層中心(再提一次 LLCC目前在雲團的東南側) 讓CISK機制順利動起來
再來說明為什麼我一直追著海高斯動態跑
因為各種跡象都顯示 情況沒有太大改變
除了他的速度快到超出預期使轉向的極西點西移了不少之外(113E->111E)
大趨勢仍舊不變
我想在我發文的此刻 也差不多是海高斯拋物線的極西點了(就是下午兩點的經度定位!)
另外轉向角度很可能會比原來預期(東北) 還大(東北東甚至東北東偏東) 這點先提一下
========================================================================
main分析不免俗的來算T & CI(請參照11364篇)
海高斯仍屬a類
http://hkcoc.weather.com.hk/study/dvorak1.jpg

接著來分析過去24小時內的強度變化
強度不變的特徵 (S - Steady):
1.中心冷雲蓋(CCC)出現,並持續12小時。
2.增強及減弱的特徵同時出現。
3.正常日夜的雲頂溫度變化(日間雲頂溫度上升、晚間下降)。
有標顏色的是符合的特徵
再來算PT
http://hkcoc.weather.com.hk/study/dvorak4.jpg

而該圖是偏西北側
PT=2.5
算MET值
我們昨日算出的MET值為2.5
在無法判定增強減弱下 , MET的RULE是每天+1 ,
但我們剛已判斷海高斯偏向於強度維持
因此今日的MET值同昨日為 2.5
算T值
由於頗難決定這三個值內哪個最具代表性
為了減少誤差 , 取三者平均即 T值=(3.5+2.5+2.5)/3=2.833....~=(四捨五入)~=2.8
最後算CI 根據下面兩條RULE
RULE1 - 在非減弱或重新增強的情況下,CI = T-number
今天我們符合這項條件了 , 因此定CI = 2.8
結論GET
T-Number=2.8 CI=2.8 換算為風速為約42KTS
最後附上CIMSS的T值圖
http://cimss.ssec.wisc.edu/tropic/adt/21WP.GIF
========================================================================
下面是三大單位下午二時的最新定位
從現在開始
在文章中會加上海高斯過去實際的走向及速度
8時 11時 14時 過去三小時 過去六小時
CWB <17.2N 112.5E> <NO DATA> <18.4N 111.1E> [N/A] [西北33km/h]
JMA <17.4N 112.1E><18.2N 111.4E><18.4N 111.0E> [西北16km/h] [西北27km/h]
JTWC <17.1N 111.7E> <NO DATA> <18.5N 111.0E> [N/A] [北北西29km/h]
可以看出方向已經明顯轉變
但速度還是偏快
但稍後應就會開始轉向正北到北北東間(之前提到的快速轉向) 速度也會減慢
從駛流場上可以看出
中低層氣流都已經偏正北
http://cimss.ssec.wisc.edu/tropic/real-time/westpac/winds/wgmsdlm1.html
http://cimss.ssec.wisc.edu/tropic/real-time/westpac/winds/wgmsdlm2.html
高層氣流偏西北西但明顯減弱
整體來講海高斯很可能在這位置附近快速順轉
北北西-北-北北東-東北-東北東 然後隔著廣東海岸一段距離 沿岸朝台灣西部接近
這種走法還蠻類似某咖啡的
但時節不同 強度不同 結果也會不一樣
強度不如咖啡 風力影響就不會那麼大
但根據氣象局的一週天氣預測圖數日後會有冷空氣南下 東北季風會加強
颱風會把南邊的暖空氣帶上來 兩者交會在台灣北部形成滯留鋒
這點得特別注意了 冷的東北風和暖的東南風在北部交會容易造成北部東北部大雨
另外一提可能蠻多人好奇為什麼常造成大水災的都是TD或輕颱
ex:87水災 潭美 海馬911水災
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確) 是因為這類強度的熱帶氣旋它的發展高度低
發展高度低 就更難過山 很容易卡在迎風面 呈現滯留或打轉 , 同時強度持續被破壞
強度一邊被破壞就一邊釋放能量 , 也就是降雨
另外由於強度弱 , 吹出來的氣流很難爬得多高 , 因此降雨落在平地上的比率也會比
中颱和強颱為多.
這篇初寫的時間是11:40左右 而文章是跳著寫的(前言->分析->Dvorak->補定位)
我想發的時候應該已經14:30左右了(因我要等下午兩點資料)
(不知這篇能不能有999P?)
另外發文時颱風的走向也許已經開始轉偏北北東(寫這句的時間 12:07)
不論如何 , 持續注意 , 得相當留意這颱風
先這樣!
阿痕感謝看完整篇文章的朋友!
另外我明天要去參加區域性的歌唱比賽(這條舊路依然沒有改變~以往的每次路過都是晴天)
, 所以整個下午的發文就延到晚上(想到比賽緊張中) 不過相信能過關的(自信)!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Audriana
at 2008-10-05T12:26
at 2008-10-05T12:26

By Tracy
at 2008-10-07T10:01
at 2008-10-07T10:01

By Bethany
at 2008-10-09T07:35
at 2008-10-09T07:35

By Adele
at 2008-10-11T05:09
at 2008-10-11T05:09

By Elizabeth
at 2008-10-13T02:44
at 2008-10-13T02:44

By Elma
at 2008-10-15T00:18
at 2008-10-15T00:18

By Zora
at 2008-10-16T21:53
at 2008-10-16T21:53

By Ingrid
at 2008-10-18T19:27
at 2008-10-18T19:27

By Bennie
at 2008-10-20T17:02
at 2008-10-20T17:02

By Freda
at 2008-10-22T14:36
at 2008-10-22T14:36

By Skylar Davis
at 2008-10-24T12:11
at 2008-10-24T12:1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8-10-26T09:45
at 2008-10-26T09:4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8-10-28T07:19
at 2008-10-28T07:19

By Emily
at 2008-10-30T04:54
at 2008-10-30T04:54

By Jessica
at 2008-11-01T02:28
at 2008-11-01T02:28

By Belly
at 2008-11-03T00:03
at 2008-11-03T00:03

By Charlie
at 2008-11-04T21:37
at 2008-11-04T21:37

By Suhail Hany
at 2008-11-06T19:12
at 2008-11-06T19:12

By Agnes
at 2008-11-08T16:46
at 2008-11-08T16:46

By Isla
at 2008-11-10T14:21
at 2008-11-10T14:21

By Xanthe
at 2008-11-12T11:55
at 2008-11-12T11:55

By Gary
at 2008-11-14T09:30
at 2008-11-14T09:30

By Cara
at 2008-11-16T07:04
at 2008-11-16T07:04

By Aaliyah
at 2008-11-18T04:38
at 2008-11-18T04:38

By Margaret
at 2008-11-20T02:13
at 2008-11-20T02:13

By Bennie
at 2008-11-21T23:47
at 2008-11-21T23:47

By Jake
at 2008-11-23T21:22
at 2008-11-23T21:22

By Cara
at 2008-11-25T18:56
at 2008-11-25T18:56

By Daph Bay
at 2008-11-27T16:31
at 2008-11-27T16:31

By Barb Cronin
at 2008-11-29T14:05
at 2008-11-29T14:05

By Edwina
at 2008-12-01T11:40
at 2008-12-01T11:40

By Yuri
at 2008-12-03T09:14
at 2008-12-03T09:14

By Erin
at 2008-12-05T06:48
at 2008-12-05T06:48

By Joe
at 2008-12-07T04:23
at 2008-12-07T04:23

By Callum
at 2008-12-09T01:57
at 2008-12-09T01:57

By Iris
at 2008-12-10T23:32
at 2008-12-10T23:32

By Suhail Hany
at 2008-12-12T21:06
at 2008-12-12T21:06

By Brianna
at 2008-12-14T18:41
at 2008-12-14T18:41

By Ingrid
at 2008-12-16T16:15
at 2008-12-16T16:15

By Isla
at 2008-12-18T13:50
at 2008-12-18T13:50

By Agatha
at 2008-12-20T11:24
at 2008-12-20T11:24

By Queena
at 2008-12-22T08:59
at 2008-12-22T08:59
Related Posts
挫咧等

By Edith
at 2008-10-03T01:03
at 2008-10-03T01:03
熱帶風暴MARIE(瑪莉)

By Oliver
at 2008-10-02T23:13
at 2008-10-02T23:13
海高斯分析#11<補充>

By Sandy
at 2008-10-02T23:07
at 2008-10-02T23:07
Yahoo 颱風資訊功能 有歷史軌跡可查

By Connor
at 2008-10-02T22:03
at 2008-10-02T22:03
0817海高斯DISCUSSION#2

By Dorothy
at 2008-10-02T21:58
at 2008-10-02T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