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不教 誰之過 - 生態環境討論
By Robert
at 2012-01-10T03:05
at 2012-01-10T03:05
Table of Contents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73142
猴不教 誰之過
採訪:林燕如、林靜梅、柯金源;撰稿:林燕如;
攝影:張光宗、柯金源;剪輯:張光宗
來到高雄市柴山,很多熱心民眾都會提醒你,要小心猴子搶東西,
柴山獼猴的負面形象,似乎已經深植人心,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試
圖找出人猴關係變遷的脈絡,尋求解決方案。2011年 12月6日,柴
山正式升格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正好讓許多人重新思索柴山的獼
猴問題,重新找回人與猴之間的那條界線。
說起高雄市柴山獼猴,龍泉寺登山步道口的店家們大吐苦水,他們
和猴子之間的攻防戰,有將近十幾年的時光。不過更早之前,人猴
關係可不是這樣子。屏東科技大學的裴家騏,回憶起90年代時,柴
山獼猴生態曾被當成典範,人猴之間彼此不會干擾,儼然是美麗新
世界,沒想到,到了2003年,柴山獼猴的形象,從正面轉為負面,
裴家騏認為這跟人類餵食,大有關連。
高雄市柴山又叫壽山,這裡的生態豐富、綠意盎然,許多高雄市民
都喜歡來這裡健行踏青,假日有時甚至高達上萬人,然而人類活動
如此密集,逐漸讓人猴關係產生變化。
猴子長相酷似人類,模樣逗趣可愛,讓人一看到猴子,就忍不住想
要逗弄牠,或是用食物拉近彼此的距離,人們抱持著好奇心接近野
生動物,卻又不瞭解野生動物的習性,往往容易誤觸底線。很多時
候,人猴誤解就由此而起。
除了登山客之外,最常發生人猴衝突的現場,就是中山大學。2000
年,中山大學增建的文學院,就位在柴山的滿山綠野裡,水泥建築
取代了獼猴的自然棲地,更貼近山林,人類的活動區域和獼猴棲地
重疊,導致經常發生獼猴進入校園覓食的事件。為了改善人猴關係
,校方張貼告示,提醒師生收好食物之外,也宣導不要主動餵食。
餵食還會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模仿。當我們習慣餵食野生動物
,到了其他地區也會如法泡製,獼猴之間更會互相學習。林育如就
觀察到,在高雄市壽山動物園這一側的猴群,以往比較少和人群有
互動,現在也受到影響。
為了阻止猴子搶奪食物,人類祭出各種法寶,像是BB彈、彈弓、棍
棒等工具,威嚇猴子不要靠近。一旦人猴發生嚴重衝突,結局往往
就是把猴子給關起來,當成犯人看待,但這真的是猴子的錯嗎?解
決問題,還是得回到人的管理上。
高雄市政府從約束人的行為開始,修改野生動物自治條例,民眾若
是不當接觸或餵食野生獼猴,將會處以五千元到一萬的罰金。並在
2010年7月,成立高雄市獼猴志工隊,宣導和獼猴的相處之道。
這些志工隊成員,大多是退休公務員或教師,對柴山生態都有著濃
厚情感。透過不定期的志工研習,讓志工們更瞭解獼猴生態,針對
宣導時所遇到的難題,也會加以討論,思索各種解決方案。
有人則是提出替獼猴節育的想法,但在台灣是否可行?裴家騏認為
,如果沒有徹底執行,或有相關配套,反倒會增加獼猴數量。
2011年12月6日,柴山正式掛牌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範圍涵蓋周
邊的半屏山和大小龜山等地,共有1,122公頃,配置有國家公園警
察,擁有執法權,許多人都期盼,柴山能有一番新氣象。
對高度工業化的高雄市來說,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是珍貴的綠肺,而
對居住在上面的台灣獼猴來說,這座島嶼是他們棲身立命的家園,
人與猴之間要如何和諧相處,身為人類的我們,還需要多多努力,
更公平地對待猴子。
採訪側記:
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種,也是這座島嶼上,除了人以外的靈長類動
物,在保育觀念推廣下,捕捉或是獵殺台灣獼猴都是違法的,但我
們一步步逼近近郊山林的開發,減少了這些野生動物的棲息和覓食
的空間,再來怪牠們侵擾人居環境,這樣的邏輯思考,反映了人類
自以為是的態度,身為現今這座島嶼的經營者,我們難道沒有更多
的智慧或包容,讓這些野生動物有棲身之處嗎?要讓台灣的各種生
物都能永續下去,台灣才會依舊是福爾摩沙。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
猴不教 誰之過
採訪:林燕如、林靜梅、柯金源;撰稿:林燕如;
攝影:張光宗、柯金源;剪輯:張光宗
來到高雄市柴山,很多熱心民眾都會提醒你,要小心猴子搶東西,
柴山獼猴的負面形象,似乎已經深植人心,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試
圖找出人猴關係變遷的脈絡,尋求解決方案。2011年 12月6日,柴
山正式升格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正好讓許多人重新思索柴山的獼
猴問題,重新找回人與猴之間的那條界線。
說起高雄市柴山獼猴,龍泉寺登山步道口的店家們大吐苦水,他們
和猴子之間的攻防戰,有將近十幾年的時光。不過更早之前,人猴
關係可不是這樣子。屏東科技大學的裴家騏,回憶起90年代時,柴
山獼猴生態曾被當成典範,人猴之間彼此不會干擾,儼然是美麗新
世界,沒想到,到了2003年,柴山獼猴的形象,從正面轉為負面,
裴家騏認為這跟人類餵食,大有關連。
高雄市柴山又叫壽山,這裡的生態豐富、綠意盎然,許多高雄市民
都喜歡來這裡健行踏青,假日有時甚至高達上萬人,然而人類活動
如此密集,逐漸讓人猴關係產生變化。
猴子長相酷似人類,模樣逗趣可愛,讓人一看到猴子,就忍不住想
要逗弄牠,或是用食物拉近彼此的距離,人們抱持著好奇心接近野
生動物,卻又不瞭解野生動物的習性,往往容易誤觸底線。很多時
候,人猴誤解就由此而起。
除了登山客之外,最常發生人猴衝突的現場,就是中山大學。2000
年,中山大學增建的文學院,就位在柴山的滿山綠野裡,水泥建築
取代了獼猴的自然棲地,更貼近山林,人類的活動區域和獼猴棲地
重疊,導致經常發生獼猴進入校園覓食的事件。為了改善人猴關係
,校方張貼告示,提醒師生收好食物之外,也宣導不要主動餵食。
餵食還會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模仿。當我們習慣餵食野生動物
,到了其他地區也會如法泡製,獼猴之間更會互相學習。林育如就
觀察到,在高雄市壽山動物園這一側的猴群,以往比較少和人群有
互動,現在也受到影響。
為了阻止猴子搶奪食物,人類祭出各種法寶,像是BB彈、彈弓、棍
棒等工具,威嚇猴子不要靠近。一旦人猴發生嚴重衝突,結局往往
就是把猴子給關起來,當成犯人看待,但這真的是猴子的錯嗎?解
決問題,還是得回到人的管理上。
高雄市政府從約束人的行為開始,修改野生動物自治條例,民眾若
是不當接觸或餵食野生獼猴,將會處以五千元到一萬的罰金。並在
2010年7月,成立高雄市獼猴志工隊,宣導和獼猴的相處之道。
這些志工隊成員,大多是退休公務員或教師,對柴山生態都有著濃
厚情感。透過不定期的志工研習,讓志工們更瞭解獼猴生態,針對
宣導時所遇到的難題,也會加以討論,思索各種解決方案。
有人則是提出替獼猴節育的想法,但在台灣是否可行?裴家騏認為
,如果沒有徹底執行,或有相關配套,反倒會增加獼猴數量。
2011年12月6日,柴山正式掛牌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範圍涵蓋周
邊的半屏山和大小龜山等地,共有1,122公頃,配置有國家公園警
察,擁有執法權,許多人都期盼,柴山能有一番新氣象。
對高度工業化的高雄市來說,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是珍貴的綠肺,而
對居住在上面的台灣獼猴來說,這座島嶼是他們棲身立命的家園,
人與猴之間要如何和諧相處,身為人類的我們,還需要多多努力,
更公平地對待猴子。
採訪側記:
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種,也是這座島嶼上,除了人以外的靈長類動
物,在保育觀念推廣下,捕捉或是獵殺台灣獼猴都是違法的,但我
們一步步逼近近郊山林的開發,減少了這些野生動物的棲息和覓食
的空間,再來怪牠們侵擾人居環境,這樣的邏輯思考,反映了人類
自以為是的態度,身為現今這座島嶼的經營者,我們難道沒有更多
的智慧或包容,讓這些野生動物有棲身之處嗎?要讓台灣的各種生
物都能永續下去,台灣才會依舊是福爾摩沙。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By Dora
at 2012-01-13T23:33
at 2012-01-13T23:33
By Caitlin
at 2012-01-17T20:01
at 2012-01-17T20:01
By Cara
at 2012-01-21T16:30
at 2012-01-21T16:30
By Donna
at 2012-01-25T12:58
at 2012-01-25T12:58
By Ingrid
at 2012-01-29T09:26
at 2012-01-29T09:26
Related Posts
留住阿塱壹 保留台灣最後1%原始海岸林
By Kelly
at 2012-01-09T07:11
at 2012-01-09T07:11
台灣食蛇龜步步驚心 特生中心急救中
By Susan
at 2012-01-09T07:05
at 2012-01-09T07:05
後京都議定書時代 環團:台減碳目標難達
By Megan
at 2012-01-09T00:39
at 2012-01-09T00:39
台灣最小自然保護區誕生!
By Agnes
at 2012-01-07T00:56
at 2012-01-07T00:56
台灣空汙太嚴重 全球倒數第六
By Catherine
at 2012-01-06T07:28
at 2012-01-06T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