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性咽峽炎 - 社會議題

By Michael
at 2008-01-11T00:00
at 2008-01-11T00:00
Table of Contents
這個不都是小朋友得的類似腸病毒嗎?
為什麼我20多歲了還會得?
這不會是有愛滋吧!
雖然我沒有危險性行為,
但是還是會擔心,
因為最近嘴一直破,
又肚子痛,
現在還得皰疹性咽峽炎!
到底是怎麼了!
為什麼我20多歲了還會得?
這不會是有愛滋吧!
雖然我沒有危險性行為,
但是還是會擔心,
因為最近嘴一直破,
又肚子痛,
現在還得皰疹性咽峽炎!
到底是怎麼了!
Tags:
社會議題
All Comments

By Delia
at 2008-01-15T23:05
at 2008-01-15T23:05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包含了將近七十型的腸病毒。可區分為幾大類:(一)小兒麻痺病毒:包括1、2、3三型;(二)克沙奇病毒:包括23種A族(A1-A22,A24型)及6種B族(B1-B6型)病毒;(三)伊科病毒:包括31種(1-33型,除10、28型以外)病毒;(四)腸病毒:有4型(68-71型)。
不同型的腸病毒會導致不同的臨床表現,同一型腸病毒感染雖症狀較類似但也可能有很不相同的表現。導致疾病的嚴重度和腸病毒的型別有關,其中較可能致命的包括:腸病毒71型引起的腦幹腦炎、肺水腫,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心包膜炎、新生兒感染,和小兒麻痺病毒引起的延髓型腦炎、脊柱前角神經炎等。不過小兒麻痺在本地已經因為疫苗的普遍給予而至今完全消失了。這幾年在台灣導致重症或死亡的病例大多是源於腸病毒71型感染。
2. 何謂皰疹性咽峽炎?
可能是由A族克沙奇病毒所引起,為腸病毒的一種,好發於初春與夏季〈3至11月,通常以7至9月為高峰期〉,年齡層多發生在10歲以下,尤其是6個月到5歲的嬰幼兒童,但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受到感染。
二、臨床症狀:
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口溫可達41度;肛溫可達41.5度)、嘔吐,食慾不振,吞嚥困難,咽峽部出現水泡然後很快破掉形成潰瘍。多數病例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一般大約在4至6天後口內的潰瘍會癒合,有些輕微的一兩天就恢復,但也有些嚴重到一個星期都還吃不下東西。
三、感染途徑
由直接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便、飛沫等途徑。腸病毒在病童口沫中可留1-2週,而在病童糞便中可到2-3個月以上。擁擠、髒亂的衛生環境、飲水污染及不良衛生習慣是造成快速傳播的主因。
四、照顧方式:
1、給予症狀上的照護,例如發燒的處理(請參閱寶寶發燒怎麼辦?)
2、由於口腔潰爛病人會因疼痛而不想進食,應給予泠而軟質的食物,像是布
丁、奶昔、冰淇淋、果汁或蘋果泥,來減輕疼痛補充水份。
3、注意水份的補充避免因為發燒、嘔吐與進食減少而產生脫水。
4、餐前便後勤洗手,遠離腸病毒。
5、用餐前使用局部止痛藥物(Diflam飯前30分鐘噴一次),也可口含碎冰塊、
鹽水漱口。
五、預防方法:
1、請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
2、家中如有病患症狀輕微者請在家隔離以免傳染他人並多休息適當補充分。
3、加強個人衛生請多洗手。
4、加強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
5、有學童生病時應請假暫勿上課以免傳染其他學童。
這不會是有愛滋吧?ANS:不會啦!!!

By Odelette
at 2008-01-15T23:15
at 2008-01-15T23:15
專利手作薑母茶無防腐劑香精滿滿薑片親手現熬
雅虎關鍵字搜尋: [ 暖暖純手作 ] 網址: [ www.黑糖薑母茶.com ]
推...推....推-推...推....推,若有打擾之處,敬請見諒!

By Xanthe
at 2008-01-13T22:57
at 2008-01-13T22:57
可能是由A族克沙奇病毒所引起,為腸病毒的一種,好發於夏季與初春,年
齡層多發生在10歲以下,尤其是6個月到5歲的嬰幼兒童,但任何年齡層都可能
受到感染。
二、臨床症狀:
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口溫可達41度;肛溫可達41.5度)、嘔吐,食慾不振,
吞嚥困難,咽峽部出現水泡然後很快破掉形成潰瘍。多數病例輕微無併發症,少
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病程約持續一個星期左右。
三、感染途徑
由直接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便、飛沫等途徑。腸病毒在病童口沫中可
存留1-2週,而在病童糞便中可到2-3個月以上。擁擠、髒亂的衛生環境、飲水
污染及不良衛生習慣是造成快速傳播的主因。
四、照顧方式:
1、給予症狀上的照護,例如發燒的處理(請參閱寶寶發燒怎麼辦?)
2、由於口腔潰爛病人會因疼痛而不想進食,應給予泠而軟質的食物,像是布
丁、奶昔、冰淇淋、果汁或蘋果泥,來減輕疼痛補充水份。
3、注意水份的補充避免因為發燒、嘔吐與進食減少而產生脫水。
4、餐前便後勤洗手,遠離腸病毒。
5、用餐前使用局部止痛藥物(Diflam飯前30分鐘噴一次),也可口含碎冰塊、
鹽水漱口。
五、預防方法:
1、請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
2、家中如有病患症狀輕微者請在家隔離以免傳染他人並多休息適當補充分。
3、加強個人衛生請多洗手。
4、加強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
5、有學童生病時應請假暫勿上課以免傳染其他學童。
Related Posts
營養師考照相關問題

By Selena
at 2008-01-11T00:00
at 2008-01-11T00:00
糖尿病可吃那些糖

By Ingrid
at 2008-01-11T00:00
at 2008-01-11T00:00
更年期~~大豆異黃酮???

By Quintina
at 2008-01-11T00:00
at 2008-01-11T00:00
皺紋真的無法靠擦保養品有大幅改善嗎?

By Selena
at 2008-01-11T00:00
at 2008-01-11T00:00
觀賞魚認識?

By James
at 2008-01-11T00:00
at 2008-01-11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