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今天下午的地震 - 地球科學討論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09-10-20T16:16

Table of Contents

關於編號方面,是有規定的
其實就是看「震度」和離都市遠近
因為發布地震跟防災參考有關
今天只要北、中、高(市區)其中一個震度有1級含以上
就得發布有編號地震
其餘的則再升一級考量
基本上有不少人口密集的地方有2級就會有小區域
不是說其它地方不重要
因為剛說到的人口密集地會有不少超級高樓....人口也非常多

大家也知道,官方發布有官方的壓力
就跟颱風警報訊息一樣....


※ 引述《chemica (So tired......)》之銘言:
: 標題: [討論] 臺北今天下午的地震
: 時間: Tue Oct 20 15:41:52 2009
:
: 台灣時間 規模 編號 位置
: 2009/10/20 14:32 3.6 121 基隆市地震站西偏北方 20.1 公里
: 2009/10/20 13:55 3.5 120 台北市地震站北偏東方 19.2 公里
: 2009/10/20 13:54 3.0 小區域 台北市地震站北偏東方 15.8 公里
: 2009/10/20 13:40 3.4 小區域 基隆市地震站西方 16.0 公里
:
:
: 印象中台北沒有什麼活斷層
: 每個月的地震報告也都集中在東部或是西南部
:
: 可是今天下午到目前為止
: 連續四起台北地區的地震
:
: 想請問一下
: 此系列地震是由哪個斷層引起的
: 還是有其他的成因?(ex:火山活動 =.=)
:
: 謝謝大家
:
:
: --

All Comments

20年後 北極夏季沒有冰(圖)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09-10-16T17:36
[新聞] 20年後 北極夏季沒有冰(圖) 圖:http://img.epochtimes.com/i6/910160235231459.jpg 科學家:以後可能就要使用「像獨木舟一樣的雪橇」了。 【大紀元10月16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15日外電報導〕根據一支北 極探險家團隊14日公布的 ...

有關ULVZ的兩篇文章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09-10-16T16:43
無聊看完了Sciscape這個網站的文章 發現了這兩篇文章...... 這兩篇是差異在第一篇認為地震波超低速帶(ULVZ)的形成是由上往下 而第二篇是由下(地核)往上嗎??? 不知道這個部分(ULVZ)有沒有更新鮮的想法~ -- Sciscape新聞報導 [Feb 10, 2008] ...

地震網監測山崩土石流 防災預警新對策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09-10-16T13:48
轉錄自新聞,若排版不佳請推文告知,會再改過 討論會才剛完....新聞已經被淹沒了atat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281611andamp;type=%E7%94%9F%E6%B4%BB 不會縮址= = -- 中央社 ...

研究:北極冰帽30年內完全消失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09-10-15T09:38
研究:北極冰帽30年內完全消失 更新日期:2009/10/15 08:50 李致嫻 (法新社倫敦15日電) 英國探險家哈道(PenHadow)帶領的極地研究團隊今天發表考察 結果表示,北極冰帽將在20至30年內的夏季完全消失。 專家表示,10年內某個氣候暖和的月份,大部分地區很可能成為無冰狀態。 極地 ...

請問 大陸地殼主要是花崗岩.海洋地殼則 …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09-10-14T17:09
嗯....來個不專業的回答好了 ※ 引述《staphane (God Bless Mario)》之銘言: : 請問板上各位 : 我的地科不太好~希望大家不要笑我的問題atat : 大陸地殼主要是花崗岩.海洋地殼則是玄武岩 : 書上都這麼寫.是因為花崗密度小~會浮在上面 沒錯,所以在板塊運動當中,許多地方隱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