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滿淤泥的墾丁珊瑚礁 - 生態環境討論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04-06-24T00:45

Table of Contents

第五屆台灣海洋環境大會今天揭幕,
本屆大會所宣示的「為台灣之海祈福,為世界之洋祝禱」一語,
與台灣綿長的海岸線究竟有何關係?且讓我們從墾丁的珊瑚礁談起。

民國七十五年夏天,
核三廠排水口的珊瑚白化事件,揭開了南灣海洋汙染的序幕。

接踵而來的是,墾丁的遊客增多了;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因應大幅成長的遊憩壓力,
大舉修築道路和興建遊客服務設施,
民間也因應遊客的商機而大興土木,沿岸土地被大量開發,
卻很少人願意去做那些需要花費額外經費的水土保持;
於是大量的泥沙土石,在大雨過後,被沖刷入海,
而沉積下來的泥沙,直接覆蓋在海底,
成為珊瑚及其他生物揮之不去的夢魘。

在黃沙覆蓋的海底,即使白天也是一片漆黑,
那些需要陽光的造礁珊瑚,宛如生長在黑色煉獄之中,
相繼發生大規模的白化和死亡。

從墾丁的西岸到東岸,珊瑚因此而白化和死亡的面積,
遠遠超過核三廠溫排水的影響。

一九九七年,
一群國內珊瑚礁學者配合國際珊瑚礁總體檢活動,
在墾丁海域診斷珊瑚礁的現況。
調查結果發現,墾丁的珊瑚礁已經面臨嚴重的危機,
可能在十至二十年之間逐漸消失。

這樣的警語,並未引起太多的迴響,
反而被認為是危言聳聽;
比起那些被炒得火熱的政治議題,
陸地生態系的破壞都鮮少受到關注,
更何況是那些埋藏在海水底下的珊瑚礁。

日益加劇的汙染,使得珊瑚礁的命運似乎難以回天。

在地區性的汙染背後,全球暖化和氣候異常則帶來更廣泛的衝擊。
一九九七至九八年,
全球大規模的聖嬰現象,
使得各地的珊瑚礁都產生普遍白化的現象,
就連向來以保育著稱的澳洲大堡礁也無法倖免,
溫度過高的海水,甚至使得水深二十公尺下的珊瑚都白化了。

墾丁的珊瑚,再次受到大規模白化的洗禮,然而在厚重泥沙的覆蓋之下,
全球水溫升高所造成的傷害,似乎已是微不足道。

在世紀交替之初,全球許多珊瑚礁學者正在熱烈討論著珊瑚礁的命運。
種種跡象顯示,珊瑚礁可能會是第一個從地球上消失的生態系。
這個昔日充滿生機,擁有高生產力,孕育萬千海洋生物的海洋熱帶雨林,
可能終究抵擋不住人類活動的摧殘,一步步走上消失的道路;
而在這個洪流之中,墾丁的珊瑚礁恐怕是走在最前面的。
失去珊瑚礁的墾丁海洋,會是個什麼樣子呢?
這個問題,可能是我們遲早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

在全球環境變遷和墾丁海域汙染持續增加的情況下,
墾丁海域的珊瑚礁是否有未來,的確讓人非常憂心。
近年來,台灣地區頻繁發生的水患和土石流顯示,
飽受創傷的大地正在反撲,危及民眾的生命財產,
然而水流就下,所有汙染物質最終都進入了海洋,
大海其實承受了更多的災難,使沿海生態系加速破壞,
珊瑚礁則是首當其衝的生態系。

最近幾年,我們走訪台灣沿海的珊瑚礁,
發現泥沙覆蓋珊瑚的現象普遍存在,
許多原本生機旺盛的珊瑚礁,一夕之間就成了蓋滿淤泥的墳場。
珊瑚礁的消失,不只在墾丁,
在台灣四周海域似乎都是難以避免的命運。

在一片悲觀的預測中,難道就沒有一線生機嗎?
其實,墾丁珊瑚礁的未來,絕大部份仍是操在我們的手中,
端視我們如何對待珊瑚礁,如何對待海洋。

珊瑚礁的未來是改善或衰敗,是興盛或破壞,
就看我們所秉持的是慈悲或貪婪,有所為或有所不為。

如果我們心懷慈悲,減少利用珊瑚礁資源,
不吃、不養、不捕捉珊瑚礁生物,減少製造汙染物質,
杜絕陸地的汙染源流入珊瑚礁區,
同時,設立海洋保護區,透過立法和執法,禁止人類活動的干擾,
讓海洋生物有生息繁衍的機會,還給海洋生物生存的空間,
珊瑚礁就有可能重獲生機,再度繁榮起來。
如果我們採取積極的行動,也許墾丁的珊瑚礁還有亮麗的未來;
不然,珊瑚礁從墾丁海域消失,似乎是無法遁逃的命運。


資料來源:戴昌鳳(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
Think, talk, feel.
And life will be different.

--

All Comments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04-06-25T12:44
借轉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04-06-27T00:44
借轉 謝謝

環境效率? 生態效益? 或環經效率?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04-06-24T00:13
一、前言 自1992年里約熱內盧地球高峰會後,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已成為全球各級政府或 民間組織急欲推展之發展理念。 其間於產業部門則有產業永續發展一環之推動。 綜觀國內各組織之參與, 概以政府部門之經濟部工業局與民間之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投入最深。 ...

新聞真的是...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04-06-23T23:47
[新聞] 全球首次發現 熱帶動物也冬眠 過去人們都知道,寒帶動物會冬眠,以便節省體力,度過漫長寒冬。 但德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熱帶動物也冬眠。 這種動物叫〔猴狐〕,生長在〔馬達加斯加〕,體積矮小,非常靈活。 德國科學家發現,〔猴狐〕有七個月時間躲在樹洞冬眠,這聽起來有點可笑, 因為〔馬達加斯加〕最冷時候 ...

Re: 非常沉重地告訴你們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04-06-23T23:31
※ 引述《avocet (一步紅塵征衣寒)》之銘言: : : : 比如說就綠繡眼來說,我沒記錯的話光是亞洲地區聽說就有八個型, : 綠繡眼有不同亞種,不是and#39;型and#39; : 亞種跟型在分類學上的定義不一樣 我不懂鳥 ^^ 是說用來區分亞種(subspecies)的依 ...

Re: 版主你好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04-06-23T23:07
※ 引述《jinmaw (金毛)》之銘言: : 我喜歡所有跟生物有關的研究(除了跟物理有關的部分) : 但我也深知生態研究與Lab研究之間的距離 : 每當我接近其中一個方向 : 就會對另一個方向產生不捨的心情 : 我很想兼顧 : 但我也知道學術研究是不能貪多的 : 每次想到這裡 : 都會令我駐足..... : ...

Re: 其實我一直有個想法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04-06-22T10:28
哪裡有阿...嗯... 那時候是人家帶我去的,而且在花蓮....atatand#34; 會不會檢查我不清楚,畢竟不是從頭看到尾所有的過程, 而我說的and#34;壓成大塊and#34;, 每塊裡面的同類型的東西還滿平均的說, 只差在顏色不同,有點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