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李敖的思想觀念?? - 社會議題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08-05-17T00:00

Table of Contents

我想知道他是受誰影響才會變成這麼有學問的??然後他敢在戒嚴時期敢評論國民黨...
我記得好像是他阿公吧@@~~不太確定......
內容越多越好~~最好有可以有符合內容的圖片

All Comments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08-05-17T12:41
個人也認為他的觀念也講的非常好 也很有道理
李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
李敖在北京法源寺
思想傾向
《自由中國》結束,到六零年代再起來的,是《文星》雜誌。它是五七年創刊的,到六五年停刊。
它前面一半的生命沒有引起注意,後來到胡適去世的前後,李敖在上面寫文章,有幾篇非常膾炙人口,造成全臺灣轟動,文化界轟動。
胡適去世時,《文星》雜誌紀念胡適的專號賣了三版,從那時起,《文星》就成為臺灣最重要的文化刊物。
當時,李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強調的是反傳統和西化,李敖的《傳統下的獨白》等,在學生圈裡震動很大,好像眼睛一下子睜開了,那時的李敖是文化英雄!對那一代人,包括比那一代大一些的人,形成很大的衝擊。
不過,李敖基本上是批評中國傳統的文化與社會。早年他是一個文化批評者,比較不談當代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議題。他對中國文化的批判,基本上是站在現代化、西化的角度,當然這個現代化裡面有不少自由主義成份。
就政治議題而言,《文星》對臺灣自由主義的貢獻,沒有脫出《自由中國》的大架構,只是重複其中的一個局部。這份雜誌的意義,在文化領域。政治批評的部分 ,則大量出現在李敖後來的《李敖千秋評論》當中。
2005年李敖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表示希望中國大陸逐步走向「成熟」的、自由和民主的現代社會。
他一方面規勸在中國大陸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能夠更加自信的擴大言論自由和接受輿論監督,另一方面他也勸導中國大陸的民眾在處理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矛盾時採取「溫和」及「非對抗性」的博弈方式。
李敖的這種政治主張,部份中國大陸人士認為這是他一貫堅持的自由主義思想以及追求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體現。
對於文化大革命,他指稱:「那麼長的一段時間,中國陷入艱苦的狀態;救死,這是第一優先的,所以花了這麼多年時間來處理這個問題。
當然共產黨因爲在摸索,也犯了錯誤。這個錯誤,鄧小平評估過。我們在《鄧小平文選》裏面看得很清楚,鄧小平說:『我們從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犯了二十年的錯誤。』」
李敖對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權的批評是不遺餘力的,在不同的媒體和他自己的出版物中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蔣介石的抨擊。
例如在2007年當中正紀念堂發生更名台灣民主紀念館爭議時,李敖即直言「乾脆炸掉」。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08-05-18T03:21
推薦您前往黃金俱樂部遊戲網!
提供您詳盡的說明
您可以先進行遊戲下載:
網址:http://ts777.game.tw/
誠心服務!會員溫馨!永久服務!
第一:全程直播遊戲的公平與公正性【亞洲唯一直屬會員代理】
第二:點數儲值和託售皆在十分鐘之內完成【全台娛樂城速度最快24小時不分周末】
第三:二十四小時專業客服務線上服務全年無休【大大小小問題都可以馬上做詳細解答喔】
電子機台.真人遊戲和你一同玩樂
麻將 百家樂 5PK 德州撲克 水果盤 賓果
輪盤 21點 10點半 骰盅 牌九 鬥地主 13支
全年網站優惠活動不間斷!
快去註冊會員!免費:http://ts777.game.tw/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08-05-20T20:10
候選的答案都是爛答案
根本都沒回答到問題
李敖那種敢言、特立獨行的行為 在他還是學生時就有了
例如學生時就曾經寫信給有名學者錢穆 指正錢穆的論述有錯誤的地方
高中時他爸爸死了他就堅持「喪禮改革」,拒不落淚、拒不燒紙、拒不誦經、拒不拿哭喪棒彎腰裝孝子、拒不給前來吊喪之人磕頭
畢業後還是社會新鮮人的時候就曾批評他的母校 批評當時的大學教育
他的學問好像沒有受到誰影響ㄋㄟ
他的學問都是自己K書K來的
要說受到誰影響
他讀過的書全部都對他有影響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08-05-21T23:03
正史 不一定是正確的歷史
通常正史是 當權者認為正確的歷史 有利與己的歷史
於己無害的歷史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08-05-18T15:18
1.思想傾向
《自由中國》結束,到六零年代再起來的,是《文星》雜誌。它是五七年創刊的,到六五年停刊。它前面一半的生命沒有引起注意,後來到胡適去世的前後,李敖在上面寫文章,有幾篇非常膾炙人口,造成全臺灣轟動,文化界轟動。胡適去世時,《文星》雜誌紀念胡適的專號賣了三版,從那時起,《文星》就成為臺灣最重要的文化刊物。
當時,李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強調的是反傳統和西化,李敖的《傳統下的獨白》等,在學生圈裡震動很大,好像眼睛一下子睜開了,那時的李敖是文化英雄!對那一代人,包括比那一代大一些的人,形成很大的衝擊。不過,李敖基本上是批評中國傳統的文化與社會。早年他是一個文化批評者,比較不談當代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議題。他對中國文化的批判,基本上是站在現代化、西化的角度,當然這個現代化裡面有不少自由主義成份。就政治議題而言,《文星》對臺灣自由主義的貢獻,沒有脫出《自由中國》的大架構,只是重複其中的一個局部。這份雜誌的意義,在文化領域。政治批評的部分 ,則大量出現在李敖後來的《李敖千秋評論》當中。
2005年李敖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表示希望中國大陸逐步走向「成熟」的、自由和民主的現代社會。他一方面規勸在中國大陸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能夠更加自信的擴大言論自由和接受輿論監督,另一方面他也勸導中國大陸的民眾在處理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矛盾時採取「溫和」及「非對抗性」的博弈方式。李敖的這種政治主張,部份中國大陸人士認為這是他一貫堅持的自由主義思想以及追求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體現。
對於文化大革命,他指稱:「那麼長的一段時間,中國陷入艱苦的狀態;救死,這是第一優先的,所以花了這麼多年時間來處理這個問題。當然共產黨因爲在摸索,也犯了錯誤。這個錯誤,鄧小平評估過。我們在《鄧小平文選》裏面看得很清楚,鄧小平說:『我們從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犯了二十年的錯誤。』」
李敖對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權的批評是不遺餘力的,在不同的媒體和他自己的出版物中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蔣介石的抨擊。[1]例如在2007年當中正紀念堂發生更名台灣民主紀念館爭議時,李敖即直言「乾脆炸掉」。[2]
2.政治上,李敖長期反對國民黨在臺灣的獨裁專政,支持民主自由。 對於兩岸問題,李敖支持兩岸統一,認為兩岸統一最符合臺灣的根本利益。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期間,他曾公開支持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同時他也強調,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是二十年前提出的「未來式陳述」,而二十年後他所談的一國兩制已不太算「未來式」了;簡言之,鄧小平講的是「未來式」,而他講的是「現在式」(的陳述)。
2004年,李敖採用「不插旗、不拉票、不發傳單、不做廣告」的競選方式,以其高知名度和無黨籍身分當選立法委員,持續對台灣和中國大陸發揮影響力。2006年10月15日,李敖領表宣佈參選年底台北市長選舉,最終投票結果其以0.61%的得票率落選。
2007年9月20日,李敖宣佈投入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及組織政黨。他將戶籍由台北市大安區遷至文山區,準備參與文山區的立法委員選舉,而同區的候選人包括國民黨提名的賴士葆。2007年9月30日,李敖宣佈成立「中國智慧黨」,自任該黨第一任召集人。但在2007年11月20日,李敖發行新書《李敖議壇哀思錄》,同時宣佈退出政壇。

請問中國贈送熊貓給台灣,台灣為何拒絕的真正原因為何?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08-05-16T00:00
請問中國贈送熊貓給台灣,台灣為何拒絕的真正原因為何?這題考驗一堆人的觀察力,也要看看知識+的網友們水�� ...

何謂”社區總體營造”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08-05-16T00:00
and#34;社區總體營造and#34;的意思是什麼,可舉一些實例嗎.希望字數在3000字以上,Thanks

國家公園[玉山]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08-05-16T00:00
如何推動(成為景點)?如何發展成現況?須跟哪些機關配合?經營狀況(誰管理)?請針對問題回答!!簡單扼要..說重點就好 ...

關於暑假想去澎湖3天2夜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08-05-16T00:00
我想和朋友去澎湖3天兩夜但是不知道怎麼去也不知道該去哪裡玩可以提供行程嗎1.我住台南該怎麼去?坐飛機的價�� ...

冷熱交換機,新房子是否建議一定要安裝?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08-05-16T00:00
這幾年出現的新產品-冷熱交換機,聽說很受好評.是否新房子或房屋裝修時,都建議一定要安裝?有沒有,房子位置的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