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中央氣象局修正地震規模 - 地球科學討論

By Selena
at 2004-11-12T15:35
at 2004-11-12T15:3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geo ( NO more NG  )》之銘言:
: ※ 引述《QUEENS (月光)》之銘言:
: : 錯誤判讀的原因是因為主震波形受到前震的影響
: 有新聞有寫出來原因喔,要給他拍拍手。
: 11/9 聯晚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2339079.shtml
: 11/10 聯合
: http://udn.com/NEWS/LIFE/LIFS3/2340604.shtml
嗯恩
之前懶得找就沒有波出來了 ^^
: : 這不是儀器的問題...
: : 嚴格來說是設定挑選波值的參數不夠敏感而已
: 所以為何要挑那樣的參數呢?這是可以改進的嗎?
: 或本來這就是瓶頸了呢?
主要是敏感度vs解析度的問題
要看scale怎麼放
對弱信號太敏感的話反而也會影響
確實是一種瓶頸
改進方法...
當然就是需要人工判讀 :P
其實不管怎麼樣都是需要review的阿
因為如果沒有人review
電腦不會自動判定自己做了錯誤解讀
: : 不是說氣象局錯了是應該的
: : 只是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錯誤...判讀錯誤
: : 就算是USGS也一樣一改再改
: : 記者大作文章但是其實一點都不懂地震定位的原理
: : 不過我看他們自己也問的蠻高興的樣子.. -_-|||
: 我想記者本來就不會知道原理。地質系的我都不知道了....
: 學術界或者研究單位的人,如果可以用更精確易懂的方式解釋,
: 應該可以將自己的東西推出去!
: 如果每一次地震都能講一點點不一樣的東西,討論傳達有意義的問題,
: 每一次就都是很好的教育、推廣機會,累積起來就很棒了耶~
嗯恩
我很同意
只是對比一下新聞處理方式
明明就是可以說清楚講明白的事
在第一時間新聞記者選擇的是追求聳動話題而不是正確的知識傳導
之後幾乎每一家媒體都緊咬著氣象局出錯以及幾顆原子彈的話題
看了真是讓人覺得有點無力
我想隔行如隔山是絕對的
比如說我也問過ruber pink到底是不是pink之類的問題 哈哈
不過像今天錯估地震規模這個例子
我完全感覺到記者並不了解要問什麼而且他其實也不在意
他在意的只是能不能得到有話題性的key word
浪費了氣象局難得(?)一次出錯提供的機會教育
忽然想到昨天跟某人的對話(非本科系)
Q.為什麼現在地震都要說有幾顆原子彈?
A.可能這樣比較厲害吧...
Q.那到底原子彈的威力是多大?
A.......ㄟ
Q.那不到一顆原子彈跟六顆原子彈炸到不是都一樣嗎?
A.......
--
: ※ 引述《QUEENS (月光)》之銘言:
: : 錯誤判讀的原因是因為主震波形受到前震的影響
: 有新聞有寫出來原因喔,要給他拍拍手。
: 11/9 聯晚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2339079.shtml
: 11/10 聯合
: http://udn.com/NEWS/LIFE/LIFS3/2340604.shtml
嗯恩
之前懶得找就沒有波出來了 ^^
: : 這不是儀器的問題...
: : 嚴格來說是設定挑選波值的參數不夠敏感而已
: 所以為何要挑那樣的參數呢?這是可以改進的嗎?
: 或本來這就是瓶頸了呢?
主要是敏感度vs解析度的問題
要看scale怎麼放
對弱信號太敏感的話反而也會影響
確實是一種瓶頸
改進方法...
當然就是需要人工判讀 :P
其實不管怎麼樣都是需要review的阿
因為如果沒有人review
電腦不會自動判定自己做了錯誤解讀
: : 不是說氣象局錯了是應該的
: : 只是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錯誤...判讀錯誤
: : 就算是USGS也一樣一改再改
: : 記者大作文章但是其實一點都不懂地震定位的原理
: : 不過我看他們自己也問的蠻高興的樣子.. -_-|||
: 我想記者本來就不會知道原理。地質系的我都不知道了....
: 學術界或者研究單位的人,如果可以用更精確易懂的方式解釋,
: 應該可以將自己的東西推出去!
: 如果每一次地震都能講一點點不一樣的東西,討論傳達有意義的問題,
: 每一次就都是很好的教育、推廣機會,累積起來就很棒了耶~
嗯恩
我很同意
只是對比一下新聞處理方式
明明就是可以說清楚講明白的事
在第一時間新聞記者選擇的是追求聳動話題而不是正確的知識傳導
之後幾乎每一家媒體都緊咬著氣象局出錯以及幾顆原子彈的話題
看了真是讓人覺得有點無力
我想隔行如隔山是絕對的
比如說我也問過ruber pink到底是不是pink之類的問題 哈哈
不過像今天錯估地震規模這個例子
我完全感覺到記者並不了解要問什麼而且他其實也不在意
他在意的只是能不能得到有話題性的key word
浪費了氣象局難得(?)一次出錯提供的機會教育
忽然想到昨天跟某人的對話(非本科系)
Q.為什麼現在地震都要說有幾顆原子彈?
A.可能這樣比較厲害吧...
Q.那到底原子彈的威力是多大?
A.......ㄟ
Q.那不到一顆原子彈跟六顆原子彈炸到不是都一樣嗎?
A.......
--
Tags:
地球科學
All Comments

By Susan
at 2004-11-12T23:45
at 2004-11-12T23:45
Related Posts
這次的第四紀

By Joseph
at 2004-11-12T11:54
at 2004-11-12T11:54
Re: 中央氣象局修正地震規模

By Freda
at 2004-11-12T10:28
at 2004-11-12T10:28
請問COD在水質分析上的意義?

By Joe
at 2004-11-12T04:14
at 2004-11-12T04:14
Re: 京都議定書

By Harry
at 2004-11-12T03:57
at 2004-11-12T03:57
請問COD在水質分析上的意義?

By Una
at 2004-11-11T21:15
at 2004-11-11T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