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預報 - 颱風討論

By Regina
at 2013-08-26T23:46
at 2013-08-26T23:4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fychang ( =|piano>+|physics>)》之銘言:
: 有個小問題想請教專業的大家
: 據我所知,颱風的預報結果來自數值天氣預報模式
: 這套系統應該各國用的差不多
: 各國預報結果的差別應該在於 initial conditions 及選用的物理模式
: (當然它很複雜)
小的對這裡有點想要說明一下
其實數值預報模式有很多種
並非只有INITIAL CONDITIONS(初始猜測場,簡稱IC)、物理模式的不同
舉例來說
NCEP 全球模式,我不太確定是不是波譜模式,這還有待請各位專家查一下。
區域模式,目前我知道有HWRF是網格模式。
ECMWF 全球模式,是波譜模式。
JMA 全球模式,是波譜模式
區域模式,還是波譜模式。
KMA 區域模式,是KWRF 網格模式。
香港氣象局 區域模式,是波譜模式。
台灣 全球模式,是波譜模式。
區域模式,WRF,是網格模式。
而波譜跟網格這兩種模式有何不同,我也只能說個大概,因為雖然有研究但是敝人不精實
波譜模式--將大氣分成很多個頻率的波,利用波動的傳遞特性,來預測下個時間的天氣
狀況。
網格模式--利用尤拉方程式,將大氣狀態轉換成一個個的網格點(或親民化一點稱作格子點
)就像是圍棋盤子一樣,然後帶入方程式中,去預測下個時間的天氣狀況。
簡單的分別就是這樣子。
所以你應該知道並非只有IC跟物理模式的不同,是根本架構的不同。
而且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可以比較,像是資料同化方法(3DVAR、4DVAR、ENKF、EAKF、
LETKF、BLENDING.......)等等。
以及同化方式,FULL CYCLE、COLD START、PARTICAL CYCLE等...
這些小小的一個東西都可以上研究所的一學期的課程了,深深覺得發明這些東西的人是天
才來的。
: 台灣附近海水溫度等天氣的條件應該是台灣本身資料最充足
而台灣附近海水溫度等資料有沒有被目前氣象局網站上面的數值預報模式加入?
我只能跟你說,很不幸的,目前還沒有,但是未來應該有可能會加入,畢竟,有一部分的
人在玩海氣耦合模式,也是未來的趨勢,至於台灣本身資料最充足?
台灣陸地上的資料真的很充足,超多點的,印象中有400多個吧?
但是海外的就大幅下降了,所以颱洪才會有追風計畫,在颱風來的時候,飛機飛到颱風
周圍,丟下探空儀器,進行觀測,為的就是要增加模式在颱風這裡的資料,加強預報的
準確度。
: 是否中央氣象局的預測結果應該較各國準確??
目前來說,各有好壞,有時候會很好,有時候會不好,可以多方參考,不能說那個一定比
較好,就我所知去年NCEP贏了ECMWF的東亞颱風預報,台灣最近跟NCEP有得拚。
: (我比較難相信美國用的條件會比台灣用的"巧")
: 如果真是如此,媒體喜歡用CNN的預測就稍沒意義些
其實大家在看的氣象局的預報單多多少少都有經過人為的調整,畢竟模式還是有誤差存在
,(誤差來源太多了...),所以都會加入人為的判斷,進行調整,所以氣象局才會有預報
中心,其他國家也是這樣子。
我只想說個觀念是,數值模式預報是給人拿來做考量的依據,以及利用數值預報模式推測
出未來時間的天氣變化,並不能說數值預報模式就是絕對正確的,也因為數值預報模式的
出現,使得預報員在進行天氣預報得時候可以更有考量基礎,比較不會像以前繪製低層、
高層天氣圖,來推測未來的天氣狀態,這在鋒面的時候還可以接受,但是在颱風的時候,
真的會很恐怖啊....
而媒體為何會喜歡用CNN,我猜就像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原理吧 哈哈
CWB自家的模式預報其實現在也很準,不是說CWB不用自家的模式預報,而是因為國外
模式預報比較早發展,從以前就用了,所以經驗傳承下來,有比較多的"參考書"考量,
也比較穩定一些,目前CWB的模式發展進30年(發展到明年就30了,比我還老...),
一直持續的做很大的改良,所以較不穩定,但是近幾年區域模式引進WRF之後,精準度有
明顯的提升!
之後CWB的全球模式也會改良更精細,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參考,反正都是免錢的?
你就看看吧!
說不定你也可以看出個什麼端倪的~
另外,要跟各位說一下,目前的所有模式在降雨的預報上都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還是請各位當作"參考"就好,建議以CWB的天氣預報為準,會比較好喔!
--
: 有個小問題想請教專業的大家
: 據我所知,颱風的預報結果來自數值天氣預報模式
: 這套系統應該各國用的差不多
: 各國預報結果的差別應該在於 initial conditions 及選用的物理模式
: (當然它很複雜)
小的對這裡有點想要說明一下
其實數值預報模式有很多種
並非只有INITIAL CONDITIONS(初始猜測場,簡稱IC)、物理模式的不同
舉例來說
NCEP 全球模式,我不太確定是不是波譜模式,這還有待請各位專家查一下。
區域模式,目前我知道有HWRF是網格模式。
ECMWF 全球模式,是波譜模式。
JMA 全球模式,是波譜模式
區域模式,還是波譜模式。
KMA 區域模式,是KWRF 網格模式。
香港氣象局 區域模式,是波譜模式。
台灣 全球模式,是波譜模式。
區域模式,WRF,是網格模式。
而波譜跟網格這兩種模式有何不同,我也只能說個大概,因為雖然有研究但是敝人不精實
波譜模式--將大氣分成很多個頻率的波,利用波動的傳遞特性,來預測下個時間的天氣
狀況。
網格模式--利用尤拉方程式,將大氣狀態轉換成一個個的網格點(或親民化一點稱作格子點
)就像是圍棋盤子一樣,然後帶入方程式中,去預測下個時間的天氣狀況。
簡單的分別就是這樣子。
所以你應該知道並非只有IC跟物理模式的不同,是根本架構的不同。
而且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可以比較,像是資料同化方法(3DVAR、4DVAR、ENKF、EAKF、
LETKF、BLENDING.......)等等。
以及同化方式,FULL CYCLE、COLD START、PARTICAL CYCLE等...
這些小小的一個東西都可以上研究所的一學期的課程了,深深覺得發明這些東西的人是天
才來的。
: 台灣附近海水溫度等天氣的條件應該是台灣本身資料最充足
而台灣附近海水溫度等資料有沒有被目前氣象局網站上面的數值預報模式加入?
我只能跟你說,很不幸的,目前還沒有,但是未來應該有可能會加入,畢竟,有一部分的
人在玩海氣耦合模式,也是未來的趨勢,至於台灣本身資料最充足?
台灣陸地上的資料真的很充足,超多點的,印象中有400多個吧?
但是海外的就大幅下降了,所以颱洪才會有追風計畫,在颱風來的時候,飛機飛到颱風
周圍,丟下探空儀器,進行觀測,為的就是要增加模式在颱風這裡的資料,加強預報的
準確度。
: 是否中央氣象局的預測結果應該較各國準確??
目前來說,各有好壞,有時候會很好,有時候會不好,可以多方參考,不能說那個一定比
較好,就我所知去年NCEP贏了ECMWF的東亞颱風預報,台灣最近跟NCEP有得拚。
: (我比較難相信美國用的條件會比台灣用的"巧")
: 如果真是如此,媒體喜歡用CNN的預測就稍沒意義些
其實大家在看的氣象局的預報單多多少少都有經過人為的調整,畢竟模式還是有誤差存在
,(誤差來源太多了...),所以都會加入人為的判斷,進行調整,所以氣象局才會有預報
中心,其他國家也是這樣子。
我只想說個觀念是,數值模式預報是給人拿來做考量的依據,以及利用數值預報模式推測
出未來時間的天氣變化,並不能說數值預報模式就是絕對正確的,也因為數值預報模式的
出現,使得預報員在進行天氣預報得時候可以更有考量基礎,比較不會像以前繪製低層、
高層天氣圖,來推測未來的天氣狀態,這在鋒面的時候還可以接受,但是在颱風的時候,
真的會很恐怖啊....
而媒體為何會喜歡用CNN,我猜就像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原理吧 哈哈
CWB自家的模式預報其實現在也很準,不是說CWB不用自家的模式預報,而是因為國外
模式預報比較早發展,從以前就用了,所以經驗傳承下來,有比較多的"參考書"考量,
也比較穩定一些,目前CWB的模式發展進30年(發展到明年就30了,比我還老...),
一直持續的做很大的改良,所以較不穩定,但是近幾年區域模式引進WRF之後,精準度有
明顯的提升!
之後CWB的全球模式也會改良更精細,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參考,反正都是免錢的?
你就看看吧!
說不定你也可以看出個什麼端倪的~
另外,要跟各位說一下,目前的所有模式在降雨的預報上都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還是請各位當作"參考"就好,建議以CWB的天氣預報為準,會比較好喔!
--
Tags:
颱風
All Comments

By Puput
at 2013-08-30T09:42
at 2013-08-30T09:42

By Tracy
at 2013-09-02T19:37
at 2013-09-02T19:37

By Rosalind
at 2013-09-06T05:33
at 2013-09-06T05:33

By Hamiltion
at 2013-09-09T15:29
at 2013-09-09T15:29

By William
at 2013-09-13T01:25
at 2013-09-13T01:2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3-09-16T11:20
at 2013-09-16T11:20

By Barb Cronin
at 2013-09-19T21:16
at 2013-09-19T21:16

By Selena
at 2013-09-23T07:12
at 2013-09-23T07:12

By Isabella
at 2013-09-26T17:08
at 2013-09-26T17:08

By Robert
at 2013-09-30T03:03
at 2013-09-30T03:03

By Gilbert
at 2013-10-03T12:59
at 2013-10-03T12:59

By Lucy
at 2013-10-06T22:55
at 2013-10-06T22:55

By Sarah
at 2013-10-10T08:50
at 2013-10-10T08:50

By Christine
at 2013-10-13T18:46
at 2013-10-13T18:46

By Kama
at 2013-10-17T04:42
at 2013-10-17T04:42

By Rachel
at 2013-10-20T14:38
at 2013-10-20T14:38
Related Posts
關於預報

By Zenobia
at 2013-08-26T23:01
at 2013-08-26T23:01
1315 康芮颱風形成

By Delia
at 2013-08-26T15:18
at 2013-08-26T15:18
2013/8/22

By Jacky
at 2013-08-26T13:49
at 2013-08-26T13:49
2013/8/21

By Annie
at 2013-08-26T13:48
at 2013-08-26T13:48
2013/8/20

By Odelette
at 2013-08-26T13:48
at 2013-08-26T13:48